

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賈平凹先生的《廢都》這本書,而且被封禁了很久,然而正是這種封禁激發了我的逆反心理,越讓我想去讀一讀這本毀譽參半的書。終于,在無數次的忘記和想起里買到了這本書。于是,在緊張的學習里摳出了四個晚上的時間讀完了它。一時間說不出的感覺糊在我的心上,化不開,抹不去。
讀完的第一感覺就是整部書是一個整體,情節環環相扣,跌宕起伏。也塑造出了各種不同的人物,以及在那種環境下各個人物或好或壞的一面,并且里面還有一些關于怪力亂神的說法,從另一種角度刻畫了在那個時代的人們愚昧粗鄙的一面。那么我就以我的愚見來說說幾個較為精彩的人物。
故事的主人公是莊之蝶,西京城有名的作家。本來靠著自己打拼和妻子牛月清過著安穩的日子,不大缺錢也不大愛錢,日子過的很清閑。
可陰差陽錯的遇見了另一個極具魅力的婦人唐宛兒,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犯了一個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兩人幾乎是一見鐘情。在相遇的第二回就開始有了實質性的關系。
于是在莊之蝶身上的兩面甚至是多面就慢慢的顯露了出來。一方面他是一個聲望極高的被人崇拜的作家,是牛月清生活的依靠,是一個好丈夫好女婿,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抑制自己對唐宛兒的綿長愛戀。于是在這種狀況下莊之蝶對牛月清就是在厭惡和內疚中勉強生活,而更加大膽的去尋找精神和身體上的慰藉,尋求靈魂上和肉欲上的融合。于是和阿燦還有柳月也發生了關系。最后在大煙的作用下死在了火車站。
但是,他也有可取之處,如為幫別人解開心結,以女性口吻相互寫信。也重情重義,對一頭日日給他喝奶的牛尚且愛護至極。在他學生做生意失敗時幫助一把。
唐宛兒則是另一個極有特色的人物。她得了莊之蝶最好的愛,也受了最大的苦。她本在潼關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婦人,和第一任丈夫有了一個孩子,可她和丈夫之間完全沒有愛意,有的只是肉體上一點點的關系。有時甚至連這點關系都體味不到。
于是她和周敏私奔至西京,打算重新來過。偏偏遇到了莊之蝶,被莊之蝶吸引。于是就一發不可收拾,日日夜夜都思念莊之蝶,以致于和周敏無半點愛意。雖說她也知道這種愛戀會被世人唾棄,但是兩個人的愛讓他們一次次沖出這種枷鎖,不顧他人的指指點點。而唐宛兒卻在一次和莊之蝶的幽會時被第一任丈夫找到帶回潼關,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而莊之蝶的原配牛月清的結局卻要好一些。最后她知道了莊之蝶的事情,見不能改變莊之蝶的思想,便給他留了封信,平靜的離了婚。而離了婚才知道自己對莊之蝶的愛有多深,在一系列的思考中,才慢慢解脫,褪去了自己身上的“老皮”,安安心心的陪著自己時不時犯病的母親。
柳月給我的印象這是有一點點勢力的女子,不過這也是當時的時代所造就的,她本就是從農村出來的,希望能在西京有一席之地,于是她有了錢就將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努力不讓別人看低自己,所以,在莊之蝶家時,她也希望得到主人的青睞。以至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莊之蝶,最后為了幫助莊之蝶,嫁給了市長家殘疾兒子。
雖說飛上枝頭當了鳳凰,可在婚前一晚將自己給了莊之蝶,也就知道了,她并非無情無義,她早已深陷其中。只不過也希望能幫到莊之蝶,順便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嫁入市長家。但她卻沒有得到自己真正要的東西,或許,她也會在心里嫉妒唐宛兒吧。
而阿燦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強硬的奇女子,她也是個有夫之婦,而且有個妹妹,叫阿蘭。莊之蝶因為要幫別人辦事,認識了阿蘭,找到了另一個靈魂能共鳴的阿燦,發生了關系。而偏偏這時,阿蘭因為急于表現自己,被一個領導給強奸,由于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人就變瘋了。
阿燦在多方上訴無果后,選擇了自己的方法報復,假裝是那個領導的情婦,讓他們離婚,最后假裝與領導接吻時,乘機咬掉了他的舌頭。但是,在那個時代,阿燦的報復不僅毀了那個領導也毀了她自己,讓全城人罵她是個蕩婦。
于是,在所有人都不理解時,她找到莊之蝶,在最后一次完完全全的給了莊之蝶之后,毅然決然的拿起發卡劃破自己的臉,更甚的是拿起墨水往傷口里潑去,讓自己徹底毀了容。真的全部都給了那個靈魂上共鳴的男人。
除了以上四個人,還有三個個文字不多,但堪稱經典的小角色。
一個是日日讓莊之蝶趴在身下喝奶的一頭從終南山來的牛。雖說是牛,但卻有了自己的思想,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和別人的糾葛,時時刻刻都在思考,思考著人到底是進化還是退化,城市究竟是人們住的地方還是因為無法抗拒自然而建立起來的與自然隔絕的地方?自己從自然來到這里是該開心還是傷悲?最后帶著一個個哲學問題被人宰殺,留下一張在城墻上隆隆出聲的鼓面和一塊牛黃。
令人唏噓。其實,這些問題又何嘗不是賈先生的問題,又何嘗不是我們的人生問題?
另一個是牛月清的母親,也就是莊之蝶的岳母。自從一次生了大病后,便變得神神叨叨,陰陽不分。她睡在棺材里,抱著自己的鞋,說只有抱著鞋睡才不會丟失自己,并且出門要帶個紙糊的面罩,說人的真面目怎能在大街上示眾?有時出了些事就會和老人家一樣,說一些鬼神之說。但有時的話又的的確確應驗了,讓整部書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讓我們在現實和魔幻之間迷失。
最后一個,便是慧明法師了,她是一個尼姑。極具佛性,也有手腕,在短短的時間里重修了佛寺,并坐上第一把交椅。從最開始讓別人幫助的小尼姑變成了監寺,其中使的手段也讓莊之蝶嘆服。
我本以為她是佛門中人,雖說手段驚人,但也不會太出格。可沒曾想當牛月清去佛寺求清心時,知道了慧明在打胎,原來這才明白,女人都離不開男人。而慧明做尼姑全是因為自己小時頭發脫落,不得已做了尼姑,還算凡俗中人,而此時打了胎,用生發劑使頭發長出來再剔去才算真正的出了家。而最后慧明的男人最終也不知,只是知道她終于褪去了紅塵之身。
而這些人物幾乎就是我們身邊一些人的雜糅。我們每個人也都會和莊之蝶一般,有著多面,如老太太說的一般,在別人面前不以真面目示人,而脫下這張“紙糊的”面具后才是最本真的自己。
我們也會與唐宛兒一樣,哪怕最后粉身碎骨也要品嘗愛的滋味;也會和牛月清一樣為自己所愛而活;也會和阿燦一樣為了自己所堅定的東西放棄其他;也會和柳月一樣,迫于生活,迫于自己的利益,投向新生活。
借用書中的例子,有一群人在莊之蝶周圍靠寫文章吃莊之蝶,我也靠著這個在“吃”賈老先生。以上僅僅是我的一點小小的看法,希望大家不要太放在心上。有時間可以去看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