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第三課 5.6章

155-《學會提問》跟圈媽逼自己一把

1.如果對某些觀點的準確含義把握不準的時候,建議忽略它。

2.隱藏的想法叫假設,要想全面理解一個論證就需要找出隱藏的信息,一一擊破。

3.假設的特征:隱藏的,沒有明說;作者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對決定結論有非常大的影響。

4.如何找出這些假設?2個地方

一是尋找理由需要一些想法來證明的假設

——價值觀假設

二是尋找理由需要他們成立的假設

——描述性假設

5.價值觀假設:

想當然的想法,認為某一些價值觀比他相對立的價值觀更重要,比如:競爭重要還是,秩序重要還是自由重要~每個人對價值觀都持有自己的觀點,當你帶著自己的價值傾向來得出你的結論,發表你的看法時,所以問題就出來了。

在辯論中,如果你沒有發現言論背后隱藏的價值取向,也就是價值觀假設,你可能會覺得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好像都對。

為了準確的找到價值觀假設,

一是有必要去了解演說者或者作者的背景,他的工作是什么?社會中的角色是什么?比如公司高管,社會領導,醫生,打工仔……所以什么樣的身份決定了我們最想保護的利益是什么,一個人最想追求個人利益沒錯,但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可能會限制我們的信念和價值觀假設。

二是論證可能發生的后果是尋找價值觀假設的重要線索。比如有人覺得不應該建立核電廠,這個觀點背后的結果有可能是環境污染,作者把環境污染當作不可接受的后果,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她的價值觀假設可能是比較在意公眾健康和環境保護。如果換一個人有可能強調不一樣的后果,比如核電站可以給消費者供電帶來積極的影響,這個人的價值取向有可能在于注重效率。

所以,判斷價值觀假設的重要方法就是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么作者用作理由的特定后果對他而言顯得特別的重要,所以就能摸到作者的價值觀假設了。

還有一個技叫做:反串。問一個問題,如果爭辯當中的人采取相反的立場,他會關心什么了?比如,不應該建核電廠,因為對環境有污染,那我們試著站在反方向想想,就應該建,那建核電站的好處,和我們關心的問題是什么了?經常想想,不同的意見是不是來自于價值觀的沖突。

如果我們發現對方的價值觀假設怎么辦?首先回想下批判性思維的目的,為了讓我們評價論證的過程。如果我們沒有進行批判性的思考,我們都沒有根據去評價他,那現在找到了價值觀假設,我們就有權質疑,對方為什么作出這樣的價值觀假設,那作者和發言人有必要提供這方面的解釋,說明為什么要讓我們相信她的觀點,以及論證過程中暗含的特定價值觀假設,如果沒有解釋,就忽略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