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天路,四明觀景臺,穿越風景里

滸溪線公路,起點寧波市慈溪市滸山街道,翻山越嶺,過余姚市大嵐鎮和四明山鎮,到達奉化區溪口鎮,南北縱貫四明山區,也被稱為33省道。

滸溪線公路最早建于1970年,半個世紀以來,經歷了數次拓寬改造,沿途風光優美,適合自駕或騎行觀光。

無論哪個季節穿行滸溪線,等于穿越風景里。


滸溪線公路的險要段,在于翻越鐵頂山、羊額嶺。

這一帶盤山公路,九曲十八彎,迂回婉轉,曲線優美。

山高路陡,可謂是寧波的“天路”。

沿線風光優美,也被譽為寧波的最美公路。


2021年穿越四明山的第二圈,我選擇了從余姚方向返程,停留最美天路,在羊額嶺觀景臺賞景。

羊額嶺觀景臺,也稱為四明山觀景臺,居高望遠,四明山水迤邐綿延。

觀景平臺旁邊的滸溪線公路,是典型的發夾彎,山高路彎,蜿蜒曲折。


每次途經此處,我都會在此停留,欣賞寧波天路、四明風光的顏色改變。

群山連綿,山川如畫,心曠神怡,還可遠眺風光旖旎的四明湖。


通達羊額嶺的古道,是驢友們的一條熱門線路,可以從白水沖瀑布,通大嵐,至四明山鎮。

羊額嶺之名,有一段傳說,《四明談助》載,“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百青羊,飲瀑布水,曰:‘吾丹邱也,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他日甌羲之余,幸不忘也。’洪因立茶祠。是后,往往獲大茗焉。此嶺之所以名‘羊額’也?!?/p>

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即公元1102年-1106年,進士孫彥溫鑿險通之,成就了現在的“羊額嶺古道”。

元代文學家戴表元寫有一首詩,《羊額嶺》,形象地寫出了羊額嶺的地理條件自然與風光。

兩額棱棱額下分,更無坳處可藏云。

西風拍寺行人眠,蕎麥滿山鋪錦雯。


從羊額觀景臺往余姚方向大約兩公里,就是鐵頂山盤山路,有觀景平臺,可以俯瞰盤山公路九曲十八彎。

寧波天路,名副其實。

公路之美,在于曲線美。

優美的曲線,如玉帶,纏繞在山間。


到大嵐,還可順道游覽寧波火焰山、華蓋山、“姚江源”等自然風光,免費欣賞。

大嵐原名大闌,山頂平廣,可以走馬,又叫走馬岡、升仙山、伏虎山。

唐末亂世,公元859年,浙江奉化裘村人裘甫,發動了浙東農民起義,第二年六月,浙江觀察使王式率重兵鎮壓,裘甫兵敗被俘,余部劉士簡率五百余騎逃奔至大嵐山,據險自守,因此大嵐山也稱為“走馬岡”。

大嵐海拔較高,經常云霧繚繞,煙靄嵐影,故改稱為大嵐。


寧波火焰山位于大嵐鎮丁家畈村,這里也是大嵐鎮的鎮政府所在地。

自駕導航大嵐鎮中學,公交出行可乘坐513路至大嵐鎮政府站,步行至大嵐鎮中學,再按路標步行約十分鐘,就可以到達火焰山。

火焰山是一座小山丘,山頂不生草木,紅砂丘,紅似火焰,因此人稱寧波的“火焰山”。


大嵐鎮的眠崗,被認為姚江源,四望群山綿延。

從眠崗北去的水,匯入梁弄溪,再經四明湖,向北流至紹興市上虞區永和鎮三橋村,匯入姚江。

眠崗之上立有“姚江源頭青年林”石碑,碑名由時任寧波市委書記題寫于2005年。

姚江與曹娥江水系相通,姚江水面寬闊,水量豐沛,姚江的主要水源,來源于曹娥江。

姚江與曹娥江同源,主源在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的夾溪十八渦,源遠流長。


華蓋山,在大嵐鎮華山村,海拔877米,是大嵐鎮的最高峰。

華蓋山頂上有六十年代建設的碉堡崗哨,山上的土壤巖石呈紫紅色,登頂而一覽眾山小。

山上可遠望寧波的最高峰青虎灣崗和第二高峰黃泥漿崗,環顧四周,群山連綿,四明風光,盡收眼底,山川如畫,賞心悅目。


寧波最美天路,在余姚市梁弄鎮與大嵐鎮之間。


交通攻略:

如果從余姚方向自駕,導航大嵐鎮。

如果從溪口、章水、鹿亭方向進山,到大嵐鎮方向再導航余姚市。

公交出行,在余姚汽車南站,乘坐開往四明山的513路公交車。

上述路線都會經過這一段最美天路。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