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感性和理性。(十七)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覺得自己是偏向感性更多一點兒,還是偏向理性更多一點兒?

什么是感性,什么又是理性?百科上這樣解釋。

感性,是指人情感豐富,多愁善感,能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能體會到任何事物情感的變化。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維狀態下,為了獲得預期結果,有自信與勇氣,冷靜的面對現狀,并快速全面了解現實,分析出多種可行性方案,再判斷出最佳方案且對其有效執行的能力。

我總覺得人的感性是先天培養的,而在世俗的社會里,理性則代表著一個人思維成熟的標志,伴隨著后天心智的成長。

處在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們,一定是處于感性數值的一個高峰期。特別是對處于初戀或者暗戀中的人兒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從你看過的許多熱血青春的電影里,你便可以看出濃濃的感性味兒來。

你比如說山楂樹之戀,匆匆那年,中國合伙人,同桌的你……這些個老電影都富含著濃濃的感性味兒。

是不是過于感性的話,人就容易犯傻,容易偏執?

你比如說合伙人里的成東青,那句“你要是不答應我,我就拉你一起跳湖……”是不是讓人攤手稱逗呢?下面這句話說的到位,“一位母親用了20年時間把一個孩子撫養成人,而一個女孩只用了20分鐘就把他變成了一個傻子”……

能觸碰到內心的都是感性。再比如說,最近特別火的動漫“你的名字”,據稱票房超過四個億,受到了觀眾的熱捧。

很多觀眾都不會想到,一部動漫,明明知道是假的,但不知道為啥喚醒了他們以前青澀的記憶。

更有調查數據顯示,將近有一半的觀眾都已經是30歲以上的人了。

他們中有的人說這部電影讓他想到自己的妻子,有的人說他在里面看到了自己年輕的影子……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一部感性大于理性的電影,看來真的這樣。

感性和理性是我們被賦予的偉大而又珍貴的特質。如果多少都能有點兒,是不是就是有滋有味的生活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