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期比別人來的早了些,6月底向單位請假,提前開始了假期生活,屈指一算,一個半月的時間了。
最開心的是見到了閨女,一個月的時間,每天都能見到她,感覺真好。
最值得深思的是我以前知道的知識有多少是假的?從小學過的“春生夏長、秋枯冬眠”,一直相信自然界就是這個規(guī)律。記得幾年前初次飛往舊金山的時候,做在車里,駛出機場,看到馬路兩邊枯黃的草地,抬眼望遠遠的山坡,像極了秋天的稻田。夏天怎么會有秋天的景致?后來被告知:北美夏天太陽毒辣,草被曬死了,反而到了秋末,雨水增多,草開始發(fā)芽,冬季是草最繁盛的季節(jié),與我們大陸正好相反。原來大千世界,氣象萬千,雖然不同的季節(jié)有不同的氣候,但決定植物生長的是氣候,不是季節(jié)。
這次去洛杉磯更是顛覆了我的認知,竟然茄子、辣椒、西紅柿都可以是木本的,我見到了兩年生的西紅柿,三年生的茄子和辣椒,這些在我的知識系統(tǒng)里都屬于草本的植物。原來地域差距的決定因素仍然是氣候,因為舊金山和洛杉磯靠近太平洋,冬季不冷,夏天不熱,所以只要有充足的水,植物常年生長。我們有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說法,植物對地域的要求是很高的,而在洛杉磯,院子里同時枝繁葉茂生長著墜滿果實的柿子樹和龍眼樹,開滿鮮花的玉蘭樹。
自此,我知道了為什么那些越有學問的人說話越不肯定,經(jīng)常會加上許多的限制條件,讓人覺得不爽快,那是因為在他們的知識系統(tǒng)中,許多知識都是相對的;反而那些知識貧乏的人才往往會極其肯定某件事,因為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同時知道了為什么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說法,看來老祖宗也知道書本上的知識不全都是正確的。這更加堅定了我要看世界的決心。
幾年前去洛杉磯的時候,這座城市并沒在我心目中留下特別的印象,只覺得那是有迪斯尼和好萊塢的地方,這次悠閑地漫步在洛杉磯的街道和沙灘,體會到了洛杉磯不一樣的風情;不愧國際化大都市,餐廳和街道上散落著世界各地的人,穿長袍的、蒙面紗的、圍紗麗的、蓄胡須的,說著各樣的語言,沙灘上各色人中,有解下胸罩日光浴的人,真真多姿多彩。我住在一個距洛杉磯40分鐘車程叫羅蘭崗的衛(wèi)星城,華人和墨西哥人居多,安靜、整潔,華人的院子大多種的蔬菜、西人院子大多花草,有的庭院布置的非常漂亮,錯落有致的各色鮮花,花紅柳綠,煞是好看,奇怪的是院子里檸檬樹下滿是掉落的熟透的檸檬,為什么不撿起來,反而自己去超市買檸檬?我們天天講節(jié)約用水,搞的自己洗衣服的水不沖廁所就有一種犯罪感,似乎對不起全人類,可羅蘭崗的人每天下午拿著水管子沖自家車庫前的路面,難道我們不是一個世界嗎?想來想去,或許只有我們中國人對人類的未來有憂患意識吧。從住處步行5分鐘就可以到達一所高中,學校對面就是一所基督教堂,無怪乎宗教對西方人的影響之深。高中的操場免費對外開放,人們可以隨意進入走路、跑步,正值假期,間或有訓練的學生,但跑步的人和訓練的學生互不影響。
一個半月來,親情獲得了滿足,卻懈怠了自己,英語閱讀翻譯差不多停止30天了,文章也快一個月的時間沒有更新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最后的好幾節(jié)課根本就沒聽。想想自己在忙什么呢?趕稿子,對忙著趕稿子,說好的理財規(guī)劃呢?每天閱讀呢?更別說還有帶領(lǐng)大家學習英語呢。
時間都去哪兒了?
借著趕稿子的借口,覺得不趕稿子的時候就該好好放松一下。現(xiàn)在想想,其實稿子也沒必要趕,每天規(guī)劃出幾個小時的時間,完全可以完成這個任務,不需要特別集中幾天時間完成?;蛟S剛接手這個任務,還是有些緊張,希望能做到最好,無形中增加了壓力??磥頃r間消費記錄法還得繼續(xù)用,前幾天用了番茄鐘,感覺過于零散,但好處是站起來鍛煉的時間增多了,既然那么多人推薦這個時間記錄法,我就繼續(xù)再用一段時間,看效果如何。
現(xiàn)在我最大的問題是閱讀時政新聞時,不自覺地就會看些八卦消息,想來想去,手機的今日頭條app卸載,電腦完全可以看新聞啊,電腦的時政與娛樂是分板塊的,自然就屏蔽了本不想看,又控制不住自己喜歡看的小道消息。話說生在這個時代蠻好的,當今世界的局勢比電視劇好看多了,什么中印邊界爭端、朝鮮又發(fā)射導彈、中東各路大神競相登上前臺、東亞問題、南海問題。
接下來的日子,恢復到健康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上:跑步、冥想、讀書寫作、英語閱讀。今天早上開始奔跑,感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