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過的最具挑戰性的事情

(安妮小蝎寫于20170809)

我做過的最有挑戰性的事情大概是我參加一次水上拓展訓練了,那個累呀,至今難忘!

記得我們先要一個個走過一條浮橋,那條浮橋由二、三十塊邊長三十厘米的正方形泡沫塑料串起來,但每塊泡沫塑料之間不是緊密相連而是有剛好一塊泡沫塑料那么大的間隔。如果我們每一步都踏在泡沫塑料的正中間,那就不會掉到水里;只要踩偏一點,或者動作太慢失去平衡,就會掉到水里成落湯雞,并且從頭再來,直到成功地過到對岸。排隊的時候,我看著前面有些人掉到水里的狼狽相,心中惶恐不安,好怕輪到自己的時候也掉到水里。于是仔仔細細地看著那些泡沫塑料塊,認認真真觀察前面做得好的隊友,我發現,跑得太快或者太慢都比較容易失去平衡,不快不慢就好,同時絕對不能慌,保證每一步都踩在正中間。真的輪到我了,我集中精神,沉著冷靜,一路跑過去,跑到最后兩塊的時候感覺自己似乎快要失去平衡了,最后一塊踩得有點偏,感覺像是將要掉下水了。此刻,我當然不甘心還差一點點就能過到對岸,卻在這時候才掉到水里啦!于是我奮力一跳,跳到對岸的網坡上,成功過了這一關!

緊接著就要爬過這道由繩子編成的網坡,大約四十五度傾斜,這個難度不大,哪怕一腳踩空也不會掉下去,只是辛苦一點慢一點罷了。過了這道繩網,來到獨木橋前,橋只有體操平衡木那么一點寬。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最容易,可我一點也不覺得,我怕得要命:感覺水面上的倒影一晃一晃的,晃得人心煩,橋那么窄,要走一字步才能過去,而我伸展雙臂仍感不夠平衡。來到獨木橋中間,有點晃,只好停下來,心中害怕,后面的人在催我快點,我只好用腳趾一點一點地挪過去,最后一大步跳到另一個岸上。我松了口氣,出了一身汗……

好不容易來到這邊岸上,又得面臨踩秋千過另一道關。秋千共有七八個吧,中間相隔一步,兩邊是鐵鎖鏈,中間吊著一個輪胎,和一般的秋千不同的是:這輪胎是豎著的而不是平放的,秋千下面就是水塘。我雙手抓住鐵鎖鏈,踩在拱起的輪胎上面,整個秋千不停地晃。等它稍穩定,我左手前傾抓住前面那個秋千的左邊鐵鎖鏈,再把左腳踩在前面的輪胎上,然后右手松開后面的鐵鎖鏈快速抓住前面這個秋千右邊的鐵鎖鏈。這時,我的左腳打滑,從輪胎拱起處滑到左邊鐵鎖鏈和輪胎之間的夾縫處,這樣穩定性其實更好,但是時間長一點腳就會痛,我趕緊把右腳踩過來,終于成功地過了一個秋千。如此這般,總共七八個秋千都是這么過來的,期間秋千一直在水面上晃來晃去,有時候前面的人走得太慢,我不得不停在晃動的秋千上等著,雙手抓著兩邊的鐵鎖鏈,手里早就出了汗,怕打滑,在衣服上蹭一蹭,趕緊又抓住鐵鎖鏈。有時候呢,自己在秋千上沒站得很穩,后面的人又在催我快點,于是拼命快一點。走到中間的時候,好累好累,前面還有幾個秋千等著我,后面也退不回去了,腳下就是水面,此時若放棄,就只有變成落湯雞了。我咬咬牙,終于走完所有的秋千,來到第三個岸邊,只覺得雙臂累得又酸又痛,我坐在岸上一邊按摩一下上臂,一邊長嗟短嘆快要哭出來。

就這么休息了十多分鐘,后面的人都繼續向前完成下一道鐵索鏈去了,我還是不想動,有人勸我不要放棄,我說我想休息一下,而且那兩條水下一厘米處的鐵鎖鏈很可怕。后來,有個女生見我不想動,沒說什么,默默地示范給我看怎么過鐵索橋:兩條平行的鐵鎖鏈相隔約七十公分,她附身在水面上,兩只手抓住一邊鐵鎖鏈,兩只腳頂住另一邊鐵鎖鏈。如此在水面上,手腳以兩邊鐵鎖鏈為支撐,身體呈拱形俯身面對水面,怎么過到第四個對岸呢?就是手腳同時向對岸方向平移過去。好在鐵鎖鏈不算長,大約十多米,后來我平靜下來,也就過去了。這道鐵鎖鏈橋的關屬于看起來很嚇人,做起來其實比走獨木橋還容易,關鍵是要淡定。

過了鐵鎖鏈橋,就到了最后一道關,我不記得叫什么名字了。就是兩塊高高的木板均呈三十度角拼在一起像木屋頂的兩邊,底部只有一個腳掌那么寬的木頭邊緣。我們得背靠三十度傾斜的木板,站在底部一個腳掌寬的木頭邊緣上,一點一點平移過去再上岸,就大功告成了。這道關不需費勁,但是腳站不穩就會掉到水里,關鍵是由始至終都要保持整個身體仰著背靠著緊貼在三十度傾斜的木板上,這樣,由于重力的作用,我們是不會掉到水里的,還是要淡定,不然一慌重心不穩就難說了。

最終我也完成了所有關卡,不過真的非常累,晚上吃飯的時候,手握筷子都有點發抖。值得驕傲的是,總算沒有半途而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