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突然看見他的時候,沒有想到會是在這樣的場合。
是母親過世,他和小時候的一班玩伴一起前來吊唁。
少年時代的朋友,像那種很知心的異性朋友一樣,無話不談,彼此默契,又相互吸引。在一起的時候,聊文學會比較多,兩個人也愛旅游,愛異想天開,海馬行空,胡思亂想。未來那么長,世界那么大,似乎可以讓自己去發揮的空間無限寬廣,兩個人在一起,會有許多的話可以說。不過,一般情況下,兩個人會彼此書信,在書信里,兩個人無話不談。雖然經常見面,見面了反而話不多,他常常安靜的坐在一旁,看著她,讓她有些不知所措還要貌似淡定。她本來就是一個內斂的女孩,不喜歡讓別人窺見自己的內心,除非是最親密的朋友。他們之間,有一些朦朦朧朧的感情,讓她會在遇見的時候,有一些緊張而期待,雖然,她都不能明確自己期待的是什么。
從什么時候開始淡了這份年少的友誼?大概是他又認識了她的一些朋友。他一樣和她的朋友無話不談,一樣的情投意合。她突然覺得這樣的友誼,沒有她想象的那么珍貴。至少,她于他而言,不是那種為數不多的異性朋友。他的特立獨行,鋒芒畢露,喜歡廣交朋友的個性,讓他的朋友圈日益廣泛。她發現自己在他的朋友圈里,是為數眾多中的一份子。這不符合她的想法。少女的虛榮心,讓她慢慢的離開了他。
雖然,他曾經給過她那么多的好評,給過她許多對未來的期盼。
少年時代的結束,大概在他淡出以后,就結束了。
兩個人,因為彼此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逐漸變成了兩個世界的人。之后,她從別人那里,可以經常聽到關于他的一些消息。比如,他去鐵路上工作,做了一名技工。他辭職了。他去西安發展,賺了很多錢。他回來了。他去廣州發展,賺了更多的錢。他又回來了。他在本地買房買車,開了店,他成了朋友圈里小有名氣的老板。
每一次聽到關于他的消息,她會有一些小小的觸動。畢竟,年少時友誼,單純美好,像那些含苞欲放的花朵一樣。她又會赫顏。曾經內心對自己的渴望和承諾,因為不夠努力,現在還在虛無之中。而他,已經踏踏實實的做了許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雖然,他們曾經一起,對各自的未來,有更多的期盼。
這些年來,她看見了他的努力,她更覺慚愧。
猝不及防間,在這樣的一個場合,遇見了已經邁入中年的他。二十多年沒有見面,似乎時間并沒有在他身上刻下太多歲月的痕跡。他一樣的挺拔。只是,看人的眼神,多了一份溫和,少了一份銳利。她一身縞素,按鄉俗和親人一起跪在靈堂一邊。他和朋友們一起,按慣例,敬香,叩拜,還禮,然后,輕輕的扶起了她。
都是小時候的玩伴,嘰嘰喳喳間,有許多話要說,說到亡母,免不了掉淚,說起童年的趣事,在玩笑中,似乎又淡化了一點悲痛的情緒。只有他,還是那么安靜的一個人,默默的坐在一旁,看著她們。
突然覺得,時光并沒有把兩個人磨礪的太厲害。骨子里,其實還是那么固執的個性,只是被歲月抹上了一些秋霜而已。
臨到要走,她和他,默默的走到了人群的最后。她問起了他家人的一些近況,他目前的現狀,對以后的打算。他輕輕的謂嘆 ,電商的沖擊,讓實體店都倍受打擊。生意江河日下。經濟上倍感拮據。還有老婆,兩個孩子,一家子,大大小小,都要靠他養活,沒辦法,準備關了店子,重新去西安求發展。
再沒有人談起少年的夢想。和文學。兩個中年男女,站在這夕陽西下的村子里,站在這一大群的男男女女中,隔著一大段的歲月,彼此溫和而親切的交談。喧嘩而靜謐。
他和所有的人一樣,輕輕的揮手,各自道珍重。
她終于明白,那一段天馬行空,迷茫美好的友誼,在這里劃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