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33滅吳·中
劉悟環繞壽春城察看,見那城樓都已加高加固,西門和南城門外盡是鹿角木樁,回過頭對眾將說道:“壽春防范嚴密,此次攻打定有一番惡戰,不可輕敵。"
于是下令佯攻南門和西門,分散官兵兵力,重點進攻東門。
叛軍推出三十架云梯前來攻城。這云梯下面裝有巨大的車輪,外面裹著犀牛皮,樣子大得嚇人。云梯高、寬各數丈,上面容納三百名士兵,待云梯推到城墻面前,士兵可以從上面跳入城中。
部下對劉悟道:“城門是最容易攻入的,東門門外沒有任何阻礙,何不先攻打東門城門?"
劉悟笑道:“這西門和南門都設有木樁,只有東門沒有。這官兵入駐壽春半年多,已經做好準備,城門一定十分牢固。即使是攻破城門,只怕里面也是重兵埋伏,舉步維艱。"
東門由云霄把守。一聲令下,千箭齊發,木石雨下。
眼見云梯漸漸迫近,城上士兵合伙抱起一根根大木頭,頂住云梯,不讓云梯前進。另有士兵甩出一根根帶鉤的繩索,繩索一頭鉤住云梯,另一頭固定在城墻垛口上,不讓云梯后退。云梯動彈不得,城上將士將葦炬、松脂、膏油全部投擲出去,頃刻間,上面的人成了一個個火球,夾雜著慘叫聲,紛紛掉了下來,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臭氣,聽起來毛骨悚然,聞起來令人作嘔。
劉悟見云梯攻城失敗,于是推出三十架投石機。
巨石拋出后,飛入城中,砸死不少官兵。巨石擊中城墻,發出震天動地的聲響,因為是磚墻,十分結實,只是打出一個洞來。
巨石一塊接一塊飛過來,洞口慢慢擴大,最后靠近城門的城墻塌陷了,露出七八丈寬的缺口,叛軍一擁而上。
城墻上箭雨紛紛,賊人一排排倒下,又一排排推進,終于一窩蜂沖了進來。
云霄見勢不好,忙調來柵欄,堵住缺口,阻止叛軍繼續涌入。
轉過身,云霄搶過一把弓,連發幾箭,射中沖在最前面的敵人。弓箭手也全部出動,箭如刺猬上的亂刺飛向敵軍,將攻入城中的敵人全部射殺。
城外叛軍見勢不妙,慌忙撤退。
云霄一邊命令弓箭手守在城墻缺口四周,不讓賊兵靠近;一邊又命工匠加緊在內城中修補缺口,過了一段時間,缺口終于補上了。
如此相持一斷時日,東門城門多處毀壞,士兵也死傷不少。一日,冷風召集眾將領尋求對策。
光頭亮說道:“我們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那投石機我做寨主時也用過,只要有材料,做這東西不難,而且我們在城墻之上,可以比他們拋得更遠。"
于是,冷風命令光頭亮督造投石機,十多天過后,八架投石機建造完畢。
一個月圓之夜,投石機全部被偷運到城墻上面,窺視著城下孤零零挺立在夜色之中的那三十架投石機。
到了丑時,萬籟俱靜,賊人都已入睡。忽然,火光四射,接著又傳來巨大的霹靂聲,此起彼伏。伴隨著巨響,地面炸出一個個坑來,城下的投石機也一架架應聲倒下。那拋出的不是石頭,而是威力比石頭大得多的彈丸。
這時,東門大開,云霄率領一千騎兵揮舞著唐刀沖了出來,直奔中軍大營,見人就砍。
賊軍正在睡夢中,忽聽得轟天巨響,喊聲掀天,只覺得地動帳晃,于是像沒頭的蒼蠅,四處逃竄。
劉悟驚醒,料定是官兵夜襲軍營,忙號令將士向后退卻,與后軍匯合。
云霄追殺一陣后,緩緩退回城中。
到天明時,潰散的士兵陸陸續續合攏在一起,劉悟清點一下,一夜之間,傷亡人數超過六千。而那三十架投石機更是全軍覆滅,不是被彈丸擊中,就是被官兵破壞,死無全尸,破碎一地。
孫子日:“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一次夜襲,一改一個多月的守勢,一舉摧毀賊軍的投石機,同時重創敵軍。
壽春大捷傳到郾城,裴相大喜,立即上奏章請求皇上封賞。同時,裴相親率二千援兵來到壽春,嘉獎有功的將士,并帶來糧餉、武器等軍用物質。
劉悟見東門防守嚴密,便轉攻南門。南門由光頭亮負責把守。
叛軍用鉤車鉤住城頭上的城樓,鉤車所到之處,城樓一個接一個地被鉤倒。
光頭亮則在大木頭上安置了連鎖,鎖頭裝置大環,套住叛軍的鉤車頭,然后將鉤車拔入城中,截去車上的鉤,再將車扔掉。
一計不成,叛軍又使用木驢攻城。光頭亮就用熔化的鐵水澆灌木驢,木驢很快就化掉了。
于是,叛軍在城東南角用土袋和木柴堆集成階梯,打算借此登城。
光頭亮假裝不理睬,暗地里將松明和干草投進正在堆積的階梯中,十多天過去了,叛軍沒有發覺。
眼看階梯快要建成,光頭亮打開城門,率兵分兩路沖殺出去。一路兵馬奔向敵營,一路直奔城東南角,一把火點燃階梯,大火燒了二天二夜才熄滅。
就這樣,又相持了一個多月。此時,吳元濟的臂膀李祐已加入李朔的隊伍,而他的精銳部隊又全部駐守在洄曲,蔡州城內盡是些老弱殘兵。
此刻,淄青節度使府,李師道正來回踱著步子,手里拿著一封求救信,口里唉聲嘆氣。李師道思考再三后,叫來家奴楊自溫,說道:“這信你看看!"
楊自溫看過信后,說道:“主帥,若吳元濟也被朝廷拿下,下一個就輪到你了!"
李師道咬牙切齒地說:“劉悟無能,五萬大軍,三個月了,連一個小小的壽春城也進不去。你去,將一百門大炮也帶去,一定要盡快攻下壽春,現在就動身!"
楊自溫沒有離開,反而走到李師道跟前問道:“大炮都調走了,那這里怎么辦?"
李師道說:“所以你去了,只做一件事,就是逼劉悟盡快攻下壽春城,要不惜一切代價,不得有誤!"
待楊自溫離開后,妻子魏氏從屏后走出來,問道:“若官兵來攻城,我們怎么辦?"
李師道笑道:“怕什么,只要吳元濟還活著,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
壽春南門,看著城下百步開外的一百門大炮一字排開,冷風左手按在額上,右手猛捶城墻垛口,暗暗問自己:“我該怎么辦?"
這時,城下有人在喊話:“城上的人都聽著,趕快出來投降,不然的話,炸平壽春城,殺盡壽春人!"
聽到“投降"二字,冷風右手猛捶垛口一下,心里大喊一聲:“有了!"
城門突然打開,云霄單槍匹馬走了出來,緩慢地繞過鹿角木樁,來到敵陣面前。
拈弓搭箭,對空發射,箭尾越過大炮上方,不倚不偏,正中劉悟帥旗旗桿。不等賊兵反應過來,云霄轉身退回城門,大門閉合。
箭尾夾帶一封信,有軍士將信取下來,交給劉悟,上面是冷風的親筆信:
“我奉裴相之令守衛壽春,十月有余,糧草將盡。今將軍兵臨城下,引彈待發,壽春將玉石俱焚。我愿投降,然七千將士阻礙,故欲與將軍陣前商量,可否?敢否?"
劉悟陷入沉思之中,一時拿不定主意。
楊自溫拿著冷風的親筆信,腦海中忽然閃出一個畫面來,李師道正笑著對他說:“不錯,你一去,就兵不血刃拿下了壽春,比劉悟強多了,這些銀子你拿去,全是賞給你的。"
回過神來,楊自溫說道:“將軍不必顧慮太多,有火炮在手,再加上四萬大軍,任他怎樣,也耍不出花樣來的。"
劉悟依舊遲疑不定,楊自溫拍拍胸膛說道:“有什么問題,由我來擔待,我向主帥稟明。"
劉悟披掛上陣,橫刀立馬。
許久過后,城門才再次打開。冷風騎著一匹黑馬慢騰騰地走出來。那馬又老又瘦,腳還有一點瘸,尾巴上斜著綁了一面小白旗。
兩匹馬相距三十步距離。寒暄幾句后,冷風顫聲說道:“與其魚死網破,不如我們各退一步。"
劉悟問道:“怎么個退法?"
冷風說:“你騰出一條道來,讓我們離去,這壽春城就是你的了。"
劉悟問:“什么時候?"
“三日后。"
“不,明天。明天早晨你們必須離開,否則火炮侍候!"
“好,一言為定!
為謹慎起見,劉悟安排將三十門火炮移至后軍,同時騰著一條路來,讓官兵離開,等官兵從夾縫中行進時,再突然發起攻擊。
第二天早晨,官兵列隊從東門、南門和西門同時出城,三支隊伍匯合在南門前,前面的三排隊伍赤手空拳。賊軍駐足觀看,指手劃腳,行至兩軍相距不足三十步時,無數支火箭突然從第四排隊伍中斜著向空中發射出來,落向賊軍火炮陣營。
唐朝所謂的火箭,就是在箭頭部分縛上火藥,并加上引線,作戰時把引線點燃,用弓射向敵方,燒殺敵人。火藥落地便燃燒,所以殺傷力非常大。
楊自溫正站在火炮營中,眉飛色舞地夸耀自己,見勢不妙,拔腿就跑,如被飛鷹追急的野兔亂竄,肥碩的身軀不失敏捷。一口氣從前軍越過中軍,直達后軍,緩過神來,楊自溫才發現帽子飛了,鞋子也掉了,光著的腳兒開始隱隱作痛。眾賊兵也跟著他往中軍方向退卻。
官兵前頭隊伍向前沖去,占領了火炮陣營,動手動腳,開始調轉炮口。
劉悟站在中軍營帳外,遠望官兵投降,突然聽見前面驚叫聲,又看見士兵都朝自己奔來,知道情況有變,便抽出腰刀,連砍幾名逃兵,止住了后退的頹勢。
劉悟營帳旁有一面大鼓,專門為緊急情況準備,不聽鼓聲號令者皆殺無赦。他拾起木棒,用力擊鼓,鼓聲急切。后退的士兵聽到進攻的鼓聲從中軍傳來,知道那是主帥在擂鼓,抬頭又見帥旗依舊昂然挺立,迎風飄揚,便轉過身往回沖去。
官兵已經將炮口調轉方向,正準備發射,賊兵又殺了回來,兩軍將士打成一團。賊軍人多勢眾,官兵漸漸不支。
官兵忙將早已準備好的火藥包一個個塞入炮膛,隨著一聲聲悶響,火炮被炸上天。
這時候,本來是晴空萬里,忽然間天地變色,渾渾濁濁,大風驟起,到處都是飛沙走石,打得人睜不開眼,兩軍不得不收兵回營。
進入城中,冷風召集眾將領說道:“今日詐降讓劉悟損失慘重,明日他必定傾巢出動,你們必須嚴防死守,加強巡察每一處城墻,以防萬一!"
果然,劉悟大怒,楊自溫更是氣惱不已,也難怪,猴子撈月亮,白喜一場嘛。
第二天上午,劉悟命令三個城門一起攻打,同時集中剩下的三十門火炮炮轟南門。
眾將士不停地巡察、堅守城墻,賊兵沒有可乘之機。惟有南門,危機四起。
一輪炮轟后,城墻打開了一個缺口。光頭亮用木柵攔住缺口,劉悟命令火炮繼續攻擊,木柵被炸飛,缺口也愈來越大。
賊兵頂著盾牌前進。
城墻之上,箭如雨下,盾牌射成了一只只刺猬。木頭、石頭也不停地往下扔,打死不少叛軍。等到木頭和石頭扔完后,光頭亮命令士兵將浸過油的藁草扔向叛軍,城下煙熏火燎。賊兵進退兩難。
這時,中軍旌旗招展,閃出一隊人馬,為首之人駕一匹驃壯高大的黑馬,此人虎體猿臂,身披魚鱗鐵甲,手持一桿金槍。槍是百兵之王,此槍正是仿照當年項羽霸王槍打造,槍長一丈一尺三寸,重達八八六十四斤,精鋼黃金混鑄而成,金光閃閃。
這人正是劉悟侄子劉凜,是劉悟手下一員大將,擅長騎戰,脾氣暴烈,生得一身好力氣,一柄霸王槍能輕易刺破堅甲。劉凜見這壽春城久攻不下,死傷卻慘重,不顧劉悟再三反對,持意要領兵攻城。
劉悟沒有辦法,來到帳外為劉凜擂鼓助陣。
近城缺口處,劉凜手持霸王槍一躍而下,左手頂著盾牌,冒著劍雨,不顧一切地往前沖,身前背后連中幾箭。
眾賊兵正徘徊不前,聽那鼓聲從中軍傳來,又見劉凜親自帶兵來助戰,連中三箭而不退,于是又鼓足勇氣,拼命向前殺了進去。霸王槍果真不負其名,槍鋒銳利無比,點到必死;槍身巨重,掃到必亡。
缺口一開,賊兵如洪水般涌了進來,城角上燃起了烽火。
光頭亮手執馬刀帶著眾將士迎上去。馬刀怎是霸王槍對手,沒幾個回合,馬刀便被震飛,光頭亮也倒在地上,劉凜持槍向光頭亮胸前直戳下去。
眼見光頭亮性命不保,只見白光一亮,一桿銀槍從中攔住,霸王槍戳在地上,插出一個深洞來。持槍者是一個胖大和尚,光頭亮的結拜兄弟和尚槍。
劉凜微微一笑,回槍一帶,將那地上石磚連串揭起。劉凜持槍向和尚槍連刺六下,槍槍直擊要害。和尚槍左擋右抵,哪里抵得住霸王槍的神力,右腳一軟,單腳跪在地上。
劉凜右手松把,左手握往槍桿中段,順勢收槍,槍口由下往上劃出一段弧圓。
只聽得“吱"的一聲,和尚槍頸上斜向開出一道紅口子,如同熟透的柿子,血水隨著裂紋流了出來。和尚槍半跪著,如雕塑般一動不動。
霸王槍大笑一聲,縱身一躍,飛上身旁一匹白馬。
光頭亮仰天一聲長嘯,拾起地上的馬刀,迎著白馬而去。劉凜送出長槍,槍頭斜著刺出,借著馬力刺破鎧甲,刺入光頭亮的胸腔,槍頭順勢往邊上一劃,劃出一長條血槽,同時將光頭亮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