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自古就被萬千文人騷客注上了“思鄉(xiāng)”的標(biāo)簽。第一次在外面呆了1個月的時間,對家鄉(xiāng)的人、物思念甚重。9月30日組織完班級活動之后,次日早晨匆匆告別舍友趕往汽車站。
歸心似箭
4小時的顛簸,絲毫不影響對家的向往。也有幸天助,未堵,提前1小時抵達。
又是那個再熟悉不過的街道,又是那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我嘴角微揚:煙臺,我回來了。
古往今來,中秋節(jié)就是中華民間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只要是個中國人,就注定了八月十五,舉頭望月與天涯共此時。當(dāng)人們和家團聚,賞月、游湖之時就賦予了中秋節(jié)這樣的意義,把人間溫情與風(fēng)物美景聯(lián)系起來,讓人們感受到和家團員的溫馨、幸福與快樂,同時帶給離鄉(xiāng)背井的游子以濃濃的鄉(xiāng)愁。
夜幕漸漸降臨,一輪明月徐徐上升。又是一個中秋夜,又是一個不眠夜。今天月亮圓了,又是一個千里共蟬娟的日子。一家人品著餅,賞著月,本是如此,可亦為何,看著那似玉盤般的圓月,吃餅的念頭固然煙消云散,而我本身對月餅也沒有什么興趣。只是抬頭望著那明月,看著那柔和的月光,便覺得是最大的樂趣。
思緒又回到了小時候的老家,兒時的玩伴,和家里的小叔一起嬉戲玩鬧的畫面又浮現(xiàn)在腦海之中春天一起在田里瘋跑,夏天在大樹下捉蟬,秋天在豐收的田地里嬉笑,冬天在屋里圍著爐子看動畫片。今天到村東去看哪家結(jié)婚,明天就跑到鎮(zhèn)上趕集。這些都是兒時歡樂的記憶。。
“兒子,在想什么呢?”媽媽一句清喚把我從兒時的回憶中叫醒。“想起了老家的日子。”答。
隨著年齡的長大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一個在城里,一個在鄉(xiāng)下,我與小叔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如今我已經(jīng)邁入山理的大門,接受更好的教育。小叔也早已工作掙錢。但兒時寶貴的回憶卻從未忘卻。
月光似水,月色如華。中秋之月,讓我拾起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親朋好友的思念。我也將帶著這份思念,在未來走得更遠(yuǎn)。
? ? ? ? ? ? ? ? ? ? ? ? ? ? ? 廣告1702姚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