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之路》有一個讓人垂涎的副標題,七年賺夠100萬馬克(1000萬人民幣)。作者舍費爾是德國人,16歲時到美國闖蕩,從26歲陷入財務危機到財務自由只用了短短四年。這本書是關于理財的入門級書籍,出版后被稱為德國最佳理財書,在很多個國家也很暢銷。他另外一本寫給兒童的理財書《小狗錢錢》也很有意思。
財務自由對你意味著什么?此前有人定義:意味著不用為了生存出賣自己的時間。有自由的時間有多重要?每個人的夢想不同。對我來說,是花很長的時間到另一個地方悠閑度過,不用研究最合理路線、忍痛規劃三餐選擇,可以像當地人一樣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但現實是,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時到固定地點的上班制在互聯網時代顯得越來越不合理,人被束縛得緊緊的,一年只有幾天年假、十一春節長假不是看景是人擠人看人,實際上工作只需要聯網電腦、按時完成就行。改變工作方式很難,只能換思路了。
財務自由很重要,愿望很迫切,該怎么做呢?作者在前言已經說清了: 有許多途徑讓你富裕,這里詳細講述一種,包括四種策略:將收入的一定比例儲蓄、投資、增加收入、將增加收入部分按比例儲蓄。
讀到這里先別急著鄙視:這還用人教?書里還是提到一般人都會關心的股票基金,但并沒有教你如何篩選潛力股、購買哪種基金的實用技巧。實際上更像構建你的理財觀念,用時髦的話說,是底層邏輯,改變你的認知。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個理財新手,除了薪水并沒有其他賺外快渠道,那么有必要認真看看,而不是打聽某只股票的內幕消息,大踏步走進雷區。
工薪族財務自由第一步:好好工作,多維發展漲工資
剛看到的時候簡直驚呆,靠漲工資實現財務自由,不是開玩笑吧?認真想想,還真是,沒有90后創業者融資上億的能力,沒有開公司設個小目標一年掙一個億的魄力,也沒有理財達人年均收益率超30%的實力,作為一個工薪族,也就是靠著專業技能有穩定的薪水,最現實的提高收入的方法,也就是提升實力漲工資或者跳槽漲工資了。
怎么做?完善自我,讓自己成為一個專家。牛掰的人理念相通,或者這是成為牛掰的人的底層邏輯,稻盛和夫《干法》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能力*熱情,舍費爾提出的理念是,自我打分=能力*精力*影響力*自我評價*創意,影響力最高分100分,其他每項最高分10分。想提高收入,可以找到優勢和弱點加強或改進,其中影響力是最好的杠桿。的確,正如羅振宇所說,現代社會,一個人能說會寫,就能構建一個協作網絡,同時影響很多人,比你實際占有任何資源都更值錢。
提升能力是基礎,也要懂得推銷,讓別人知道你獨特的能力,這也能提升自我評價。作者建議,讀幾本關于營銷的好書,再花一年的時間進行銷售實踐,至少學會自我推銷。
第二步:儲蓄+復利而不是收入讓人富有
這一步有很多老生常談,比如復利、比如分散風險。但一年多的理財實踐,發現在面對誘惑時很難抵抗想一夜暴富的沖動。必須強化理財的基本原則:
強化儲蓄的習慣。收入不代表財富,只有依靠資本生活才算擁有財富。養成儲蓄的習慣,至少用10%的收入、加薪的50%用來投資,這是基礎。
強化復利的力量。復利的魔力已經被各種理財書強調。10萬元投資30年,7%的年化收益率得到76萬,而16%的年化收益率得到850多萬。對一般人來說,16%的年化收益率其實很難達到,但強調復利是克制盲目跟風投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不著急,讓時間、收益率和投入組合發揮魔力。
強化分散風險。作者接著舉例,10萬元平均分成5份,假設第一筆投資完全失敗,第二筆持平,第三筆年化收益率7%,第四筆12%,第五筆16%。那么第五筆30年收益170萬,是7%年化收益率的兩倍,盡管有兩筆失敗投資總收益還有260多萬。所以一定要控制沖動,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