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帶給我的小小感悟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每次拿起這本學術性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都有一番新的感悟。

? ? ? 尼采的哲學體系主要集中于《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本書,這本書是拿來做學術研究的,但其實也可以稱其為一本詩集。我個人從周國平的書中認識尼采,尼采的超人哲學是眾人仰慕的,其中也包括我。沒有對尼采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有所了解,這本書是看不懂的。

? ? ? 我為什么要買這種書呢?其實不管做不做學術研究,尼采是我喜歡的哲學家,這本書帶有很多的批判性觀點,對學者、詩人、追求智慧最高者進行了一番批判。雖然這本書遭到了很多誤解,甚至還被納粹黨拿去研究,把它當作統治人類的手段。但它經得過歲月的考量,魯迅先生還對這本書表達出很高的贊美。但他只翻譯了開頭的前言,所以他對尼采并不能了解得深入。

? ? ? 現在這本書和《悲劇的誕生》是最受學者歡迎的,它也類似講故事,剛開始就講了查拉圖斯特拉在山上待久了,孤獨久了,準備去山下進行拯救人類精神的說教,但下山后遇到的事和自己所夢想的完全不一致,眾人所追求的東西和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決然不同,于是查拉圖斯特拉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即山上),后來陸續有高人去拜訪他,請求能得到精神的解脫,查拉圖斯特拉最后選擇一一和這些高人進行座談。

? ? ? 對這本書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查拉圖斯特拉諷刺的智慧最高者,而托爾斯泰正是這類人,智慧最高者了解很多事物的本質,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智慧最高者就屬于看透人生的人,他們覺得人生已經沒有了意義,人生已經沒路可走。我不太贊同的地方在于諷刺同情者,查拉圖斯特拉認為同情者都是亂用情感的人,他是站在人性層面去批判的,也是站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去批判的。要知道,當時是戰亂時代,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廝殺,所以同情者是可悲的。要是我們現在再來談論,同情者是值得表揚的,因為他是善良的,不具備同情心的人,我們會說他麻木不仁。尼采認為叔本華是悲觀主義者,他對叔本華的哲學持反對的態度,這不僅讓我想起吳冠中說的那句話:“從事文藝工作的,藝術觀的不同是劃分知己和敵人的標準”。因為哲學觀的不同,尼采和叔本華成了反對派,而在我們看來,兩個人都是天才。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諷刺最多的還是上帝(即耶穌),因為尼采是反基督教的。以上帝死了為基礎而進行對德國社會人們精神失落的各種批判,那對我們現在的中國社會有作用嗎?有的,因為我們的社會正處于轉型期,物質財富與精神文明之間產生矛盾。過于追求財富是我們時代的一個特征,大多數時候知識分子的呼聲不被認可。這本書真是反映了一百多年前的德國社會與我們現在的社會有相同的地方。

? ? ? 總的來說,我有很多地方沒看懂,畢竟我是普通人,不具備很高的哲學天賦。但我知道,要想從這本書中吸取智慧,那就要具備耐心,也就是需要細細品味。結合我們這個時代再去思考這本書,你會發現有很多新的啟發。很多這本書中記錄的東西,往往就成為現代作家引用的智慧。

? ? ? 我們重讀類似這樣的經典是一種精神的救贖,所以提倡讀它是有意義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