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辛曼
01/
微博上有個段子:“和玩得來的人在一起玩才叫玩,和玩不來的人在一起玩,那種感覺就像加班啊?!?
我們是越長大越疲于經營關系,疲于一起折騰,疲于調解矛盾,疲于叨擾別人了。
燈紅酒綠的花火世界里,顧好自己已經是公認的通行證明。安于自我,平常喜樂。在一個人的世界里看得到自己的光芒,自在安穩沒煩惱,平靜而愜意。
《歡樂頌》中安迪本性善良,在看到樊勝美家境困難想要出援手的時候,奇點阻止了。他很清楚這是個人家事,也看透了樊勝美的家庭就像一個填不完的無底洞,不想讓安迪攪進去,這樣的善意有始就不見終。
安迪看到樊勝美難過就不想幫忙嗎?奇點就不同情樊勝美的境遇嗎?樊勝美做錯了什么嗎?
都不是,而是奇點明白別人的家務事不要插入進去,沒有必要徒增自己生活的煩惱。誰都有一爛攤子的事,難道都要攪入去幫忙嗎?
我們沒有誰隨時做好了攪進別人生活的準備,也沒有誰做好了隨時跨入我們的準備。
02/
你是知道的,誰也不想攪進亂局。
換過身份來講,我們對自己都還沒盡好責任義務,哪兒有多余的精力操心身邊人。
越長大,離開舒適區越久的時候,你會發現,沒幾個人能對你掏心挖肺的好,沒幾個人肯放下自己給你擦傷口。不是我悲觀,更不是安利心情語錄。這只是真理。
越來越沒幾個人能對你掏心挖肺,不是說大家跟你爾虞我詐,明爭暗斗,互相算計,不是一起上演宮斗劇。
沒幾個人對你掏心挖肺,是說成年人難免要搏個安身立命,生活已經夠自己煩的焦頭爛額了,想找人吐槽還沒時間,所以更沒有閑工夫操心你的事,成年人總是更多的為自我價值實現所忙碌,并非他人?!坝亚椤焙芏鄷r候,是要退而求其次的東西。
我們長大的過程中,人和人之間空出了安全界限,這段距離是一種孤獨,也是一種自由,是每個人的自我療養區。
大學讀到第三個年頭,我已經發現與當初的朋友聯系減少,不是溝通不好,是都有所忙碌。我們都一心撲在各自的生活瑣事與遠大前程中,不得抽身。落荒而逃的話,前功盡棄,徹底失敗。
我知道我們都終將要成為不同的人,甚至不需要很長時間。正因如此,我學會了體諒。
不去強行讓別人對自己負責,也逐漸逃開為別人負責。沒有辦法,生活已經夠疲累和煩惱了。
03/
凡事往后讓一讓,尤其是感情,別去奢望過多。無止境伸手那是小孩子特權,成年后再索取過量的愛意,是會讓人憎恨的。
哪里會那么有空有心情陪你倒苦水?
年輕時最喜拉幫結派,成群結隊,想要無數個小伙伴過得熱鬧鬧,后來才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會與你,都愿意與你,保持親密。
曾經聽人說過,別自以為是擁有全世界,只是因為你背對了全世界看每個人的內心。沒有誰能持久討好你,這種買醉除了唯利是圖就是奸佞狂癡。
像父母那樣純粹為你好的角色都是限量版。
成年人了就不要總期許搭伙結派,獨行反而更好,人能變得沉靜下來,不浮華躁動。有位關系不錯的老師以前跟我講過:“慎獨一些,一定更優秀。”
后來才明白慎獨是真的會讓人變優秀的。能自己處理的事不去找援助,不再像個小朋友樣慌慌張張,擔心這個顧慮那個,沒有誰被貼了對我負責的標簽,就不能跨越安全距離叨攪他人。
慎獨的定義下,自我安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