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 ? ? ? 記憶中兒時的味道源自姥姥家,巨大的櫻桃樹散發出的陣陣果香,姥姥親手蒸的紅薯丸子的甜味,舅舅熬大鍋菜時豆腐白菜肉片交織出的熱鬧味道,大姨腌制辣椒醬和咸菜絲的酒香,二姨炒螞蟻上樹和糖醋魚時油爆的蔥香姜辣,媽媽涼拌西芹的清香,小姨做手搟面的芝麻油味。每個周末大家歡聚在姥爺家的大院兒,大人們聊天喝酒,孩子們滿地撒歡兒,老黃貓懶洋洋地曬太陽,大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咯咯叫,無花果默默地把果子變紅,爬墻虎不知不覺長滿了門墻。到了飯點兒不用人叫,小孩們聞著飯香味就回家啦,空氣中若是炒辣子的味道,一定是大姨在做飯;倘若盤里的丸子一個個圓溜溜精致得不能行,一定出自二姨之手;要是熬了臭豆?得,繼續玩吧,就當沒聞見,不想吃!一周又一周,一年又一年,姥姥姥爺搬了兩次家,每次都有院子,也只有院子才裝得住這滿滿的欣欣向榮。

? ? ? ? 無憂無慮的童年一晃就過去,轉眼上中學得寄宿,學校食堂怎么嘗怎么不對味兒,為什么西紅柿雞蛋有那么多西紅柿而不見雞蛋,在家里西紅柿只是配菜啊;為什么糖醋里脊里裹的是豆腐,明明之前嘗過的所有糖醋里脊都是肉啊;為什么燒青菜里有那么多油,青菜就是為了清淡啊……小小的腦袋里充滿了不可思議,從前的認知幾乎被顛覆,慢慢地習慣、接受,偶爾嘗到像家里的味道就會欣喜若狂,也漸漸發現了一些食堂式的美味。后來開始了7年的大學生活,嘗到了其他省份的慣常搭配,比如拌粉和瓦罐湯、熏肉大餅和鍋包肉、豆汁兒和焦圈兒,口味越來越包容,越來越能接受并喜歡新的味道,第一反應是我要回家做給家人吃!不論到哪里,魂牽夢繞的總是家啊。再后來,對于喜歡的味道基本能復制,也更樂于守在廚房做出各種各樣的美食,只有自己做飯才知道青菜要洗很多遍才能把泥土蟲卵都洗掉、肉餡不能買現成的而要買整塊肉現攪、碗筷要全方位多次清洗才能沒有油漬、切菜切肉的案板和刀都要分開、每做一道菜都要把鍋好好刷一遍、小龍蝦一定要浸泡一天再仔細處理才能下鍋……越來越覺得,需要對做菜的人完全信任才能吃他做的菜,有時候自己還想偷懶不好好洗菜呢,何況是外面的飯館?

? ? ? ? 得空的時候,給家里人煲個湯,去市場買活蹦亂跳的魚,留下魚油作為湯底,魚油化開后放蔥姜爆香再把整個魚兩面煎至焦黃,澆如滾燙的開水看瞬間變成白色的湯咕嘟咕嘟,再撒上白胡椒慢慢燉,出鍋時放一點鹽,端上餐桌后一人分一小碗,一邊喝一邊聽家人說好鮮好鮮,怎么這么鮮,這個時候我只要得意地笑就好啦。

? ? ? ? 有家在,即使隔著萬水千山,心底總會有一種沒由來的底氣,樂呵呵地往前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說起美食,腦海里就浮現出爸媽做飯的情景。想念爸媽做的菜,懷念家的味道。 現在離家遠了,更想念爸媽做的菜。回到家,爸...
    兮言惜語9閱讀 759評論 1 10
  • 01 中秋節早上陽光燦爛,窗外一片明媚,老公很早起床準備早餐,當我聽見廚房發出鍋鏟...
    申辰林閱讀 4,443評論 3 3
  • 在異鄉看什么節目最溫暖?當然是《舌尖上的中國》了。想家時,做一頓家鄉的美食,瞬間安慰了自己的胃和心。——題記 家的...
    凌之微光閱讀 776評論 4 3
  • 從來吧,我也不覺著自己是個吃貨,因為我沒特別在吃上特別講究和挑剔;可是吧,以前吃過的幾樣東西心心念念一直惦記著,讓...
    豆妞媽咪閱讀 365評論 0 0
  •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味覺記憶可以長達四十年以上。所以,無論你漂泊到了哪里,都會記得家鄉的特色風味。所以,無...
    sun蕊閱讀 60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