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我們遇見了誰之鄉鎮干部

好多人問我:鄉鎮上 管理的是不是特別爛趕,鄉鎮干部是不是特別自由,啥也不會干?曾經在一個微信群里聊天,說到一個村主任自愿墊資1000多萬回村建設家鄉,群里不少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給出結論:羊毛出在羊身上......面對這些,我有好多辯駁的話,卻又無從張口。每每這個時候,我尤其慶幸有過鄉鎮干部的經歷,雖說短暫,但是也算對農村,對鄉鎮干部這個在黨政機關系列里最末端的群體有了最為真切的了解和感受。

在自己成為鄉鎮干部之前,對于鄉鎮干部,鄉鎮生活,我沒有一丁點概念,任憑想象力如何豐富,我也從不曾想到有朝一日我會成為一名公職人員,成為一名鄉鎮干部。

第一天去鄉鎮報道的時候走的是高速公路,汽車在馳騁,我的思緒亦在飛揚,兩旁綿延的山,開闊的地,我對同伴說:有一種美國西部世界的感覺,特別爽。歷經一個小時不到便到達了目的地,下車,眼前是一個政府小院,一進大門是一塊寫著“為人民服務”的影壁,后面是一座三層辦公樓。也就是鎮政府主樓。看到這樣的工作環境,想到自己以后的若干歲月,甚至一輩子將在這里度過,我興奮而又略微失望。興奮是因為相比較坐落在一個村里的建筑,這已經算得上宏偉了,失望是因為這和我想象中的政府略有出入。殊不知,初到的這種興奮又夾雜失望的復雜情緒成了我此后鄉鎮生活的主旋律。

我的鄉鎮生活始于金秋。鄉鎮上除了少數的專有辦公室,其他的都是辦公住宿在一起的。兩個人一個房間,既是辦公室又是宿舍。起初,我一個人住一個房間,在三層政府樓的頂層。采光特別好,那個時候工作不忙的時候我最喜歡干的一件事就是坐在窗臺上,一邊曬太陽,不管在哪,我尤其喜歡陽關透過玻璃灑在身上的感覺,一邊看書,再一邊俯瞰整個政府大院,看人來人往,看遠處永遠都在的山和永遠不變的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