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從我昨晚的一個夢境講起。
昨天晚上昏昏沉沉地睡了,其間醒了三次,都是一個夢境,大致內容是未來某個時間,我和幾個媒體同仁在學校采訪,該學校沒有老師,所有教學,管理等等方面的工作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后來可怕的事發生了,學校負責監管的人工智能出了問題,它發出警告,不允許任何人進行交流,只允許完成它安排的所有事情。如果不從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最為甚者是處死。
夢境里的我和各位同仁起初不以為然,后來隨著身邊的人受到了懲罰后,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可怕性。于是開始了與人工智能的反抗。而在此時,我也被嚇得醒了過來。
我承認夢境內容確實有點狗血,但是,醒后不由反思,這難道只是在做夢嗎?答案當然是這不是在做夢,現實中的生活不正在向著這樣的方向發展著嗎?
現在,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信息,內容大概都是人工智能又發展到了什么程度,人工智能今后將替代人類完成什么工作等等。其中一條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人工智能未來要取代老師。也許我的夢境與這條信息有關。
不可否認,現在的生活比起之前已經發達了很多,人工智能的應用也越發普遍了。但是,我們未來的教育就一定是人工智能的天下?
如果說這是真的,那么最好不要發生。
人工智能固然提升了效率,加快了發展,提供了便利,增加了產出,保證了質量,也可以儲備比人類更為豐富的知識,但是它們只能完成這些,卻無法輸出情感。而這一點就是它們與老師的根本區別。我們總在說,教育是兩個字也是兩個詞,教的是技能,育的是情感。
如果說,我們是以知識多少技能強弱來衡量一個人的話,那么人工智能勝出,但是如果那樣,我們不禁要問,培養出來的還是人嗎?
也許是我斷章取義,曲解了專家觀點,也許是我危言聳聽,過慮了未來發展。但是,我想說,那些鼓動人工智能進駐校園,鼓動人工智能取代老師的人,醒醒吧!
老師在校園中絕不可取代,不可替代,在教育中也絕不可取代,不可替代。他們完成的絕不是人工智能能夠完成的。
最后,我只說一句話,只有人才能培育出人,只有機器才能制造出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