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記了自己

其實距離這部電影第一次上映,已經過去了18年。

18年前,很多人年紀還小,甚至未能從熒幕上看到這部電影,只是長大后通過網絡,認識了千尋、白龍、無臉男……

18年里可以無數次回味,18年后上映時這些人依舊懷抱著仿若初見的熱情,為什么呢?

在千與千尋的上映信息里,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

小時候看沉迷于奇幻的美景,不可思議的想象;現在看,看得都是現實和自己的眼淚。

這是宮崎駿為成年人編織的童話,他并不是告訴你:一切都很美好。

他只是靜靜坐在你身邊,陪你走完一段旅程,然后目送你繼續出發。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問候,也是告別吧。我們去補上遺憾,還上童年那張電影票,重溫最愛的童話,這也是與過去自己的,一次充滿儀式感的道別吧。

看懂了童話的殘酷,也就意味著長大……

過了18年,成長的路上你一定見過了吧:

因為貪婪和欲望變得丑陋的成年人。

千尋搬家的途中,和家人一起誤入了奇怪的另一個世界。

千尋還在擔心害怕。她的父母卻被桌上的美食完全俘獲。

他們貪心地大快朵頤,無論千尋怎么勸說,欲望已經支配了他們,完全忘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

因為貪心和欲望,千尋的父母變成了豬。

原來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是:不努力工作,吃了這個世界的食物就會變成動物。

以前只覺得可怕,現在才發現原來現實本來就是如此。被權利、欲望支配,就會變成丑陋的大人。

不能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

其實宮崎駿爺爺那時就告訴我們了:太貪心,會失去自我的。

出了社會的你也一定明白了吧:

總是要在跌倒中學會成長。

為了救父母,千尋獨自踏上了冒險之旅。

她必須找到一份工作,必須吃下這個世界的食物。

才能不消失,不變成動物。

適應這個社會,適應生活,才能不被淹沒。找到自己的價值,才會被同伴認可。原來小時候覺得奇怪的設定,是真實的社會規則。

千尋的找工作之路并不順利。她雖然揣著必須救出父母的決心,卻發現自己還是會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跌跌撞撞。

她總是跑著跑著跌倒。

工作時也比有比不上別人的地方。

而且如果吃下了湯婆婆的食物,為她打工,就相當于出賣自己的靈魂,甚至會逐漸忘記自己的名字。

小時候我想,怎么會忘記自己的名字呢,我會記得牢牢的。

后來發現,原來忙著和世界融為一體,忙著成為別人眼中還稱職的大人,真的會慢慢忘記自己本來的樣子。

18歲的時候常常說,夢想就是用來實現的,被嘲笑算什么,有朝一日我一定可以。

30歲的時候卻改了口,談夢想,都是小孩子的事情。

原來,我們已經成了那個因為忙碌,而忘記“名字”的千尋。

但是千尋沒有,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即使身邊滿是對黃金趨之若鶩,嘴臉丑惡的人,她也靠著孩子的直覺,善良生活。

河神滿身淤泥臟污,所有人都退避三舍,但是千尋盡職盡責地為他洗澡。最終救出了被困于淤泥中的河神,得到了河神的饋贈。

瞧,這不就是在說,雖然世界里人人對金子趨之若鶩,但是善良永遠不會真正被打敗嗎?

我們都以為自己會是千尋,

卻最終在無臉男身上找到了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多人說,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是無臉男。

為什么呢?大概是因為跟自己很像吧。

他懵懵懂懂中被世界同化,:發現袒露真心很容易受傷,于是帶上了沉默的面具;發現與眾不同很容易被誤解,于是變成了沒有自己面目的無臉男。想用金錢填補一切。愛,寂寞,同伴他都想買。

所以他捧著金子出現,大鬧一番。

但是遇到了千尋,他變了。

他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他,傻乎乎捧出真心:給她金子,護身符,好吃的。

卻被拒絕了:我不要,我不想要。

感情不是等價交換,才是“愛”的規則里最殘酷的一則。

你看那個捧上真心,卻被無視的無臉男,好像我們哦——怕孤獨,于是封閉自己;怕被拋棄,于是把自己最好的奉獻出來;想被認可,于是同世人一起墮落。

只是宮崎駿還是溫柔的,他說無臉男最后不是我們以為的怪物。

他吃下千尋給的藥丸,吐出了貪婪和欲望。

他陪伴千尋坐上了那一趟成長與自救的列車,找回了一些自己。

他學會了付出真心,擁有了朋友。

人生這趟旅程,你可以犯錯,可以走去岔路,但別忘了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和一定要見到的人。

我們都曾是10歲的千尋,

18年過去,長大的你有保護好自己的千尋嗎?

電影中出現了很多很多人,卻唯獨沒有壞人。

忘記自己名字的白龍,一直在拼命保護千尋。

千尋離開時,白龍對千尋說:我只能送你到這兒了,剩下了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

巨嬰會站出來保護千尋。

錢婆婆會對千尋說: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名字。

他們都是有缺點的人,在墮落和自省中掙扎成長。

宮崎駿花了一部電影的時間說殘酷真相,然后在結尾告訴我們,只要你相信,成人世界也會有童話。

成長是一趟只有去,沒有回的列車。但你可以是千尋,只要你勇敢做出選擇。

善良,熱誠,付出,學會愛……小時候,這是我們的本能,就像千尋一樣。

我相信18年后,千尋一定也長成了可愛的大人。

那么你我呢?是否還守護著心里“和世界不一樣”的那些特質?

長大不是丟棄善良和愛人能力的借口。

78歲的宮崎駿依舊用天才的熱忱守護著每一個成人的童話,創造著夢幻世界里的精彩。

就像他說得:無論處在多么艱難的時代或殘酷的時代,都要活得像個人。

當成長的列車在海里馳騁,沖破水面,車上的人來來往往,有人離開有人到來,在這段未可知,不可回頭的旅程中,你過得還好嗎?

以后還有很漫長很漫長的路途,都要一個人走完。都要靠自己,憑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