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人站在懸崖邊上痛不欲生。一位老者走過來問他遇到了什么麻煩。年輕人滿臉憂傷地回答:“我不如別人活得有價值,我感到自卑。”老者微笑著說:“一塊金子和一塊泥土,誰該自卑?”年輕人剛要回答,老者接著說:“如果給你一粒種子,去培養生命,泥土和金子誰更有價值?”年輕人恍然大悟,道謝離去。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文體不限。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注意卷面整潔。
這是今天語文考試的作文題目,其實我一開始還覺得蠻有哲理的,你說讓我選,如果給你一粒種子,去培養生命,泥土和金子誰更有價值?那當然……是金子了。畢竟我相信通常情況下泥土換不來金子,但是金子可以換來很多泥土、很多鏟子、很多農民……以及很多種子。如果我選擇泥土,那就是自己培養生命;但是如果選擇金子,那就是我雇別人幫我培養生命。
而從另一方面講,金子之所以價值高就是因為數量少,泥土之所以價值低就是因為數量多,和其他的因素關系不大。無論是什么用途,都比較廉價。就像空氣是彌足珍貴的東西,然而卻難以稱它價值高。基本一切生物離開空氣都不行,但是它又最廉價……不是因為它沒有用,而是因為數量多。
更殘忍的是,這里的價值衡量的標準(價值的定義)……就是錢。世界上大部分事物都能以金錢來衡量價值,這是因為金錢是用來以物易物的客觀標準。而如果是這樣,說到底,泥土的價值高只在于自身的評價,沒有他人的認可,還是不會被承認有價值。
所以,如果給你一粒種子,去培養生命,泥土和金子誰更有價值?
還是金子更有價值。因為他可以換來等價值的資源;而泥土卻什么也換不來。這僅僅是因為,世界就是以單一標準來衡量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