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又到了年底。
我發(fā)現(xiàn)上了點年紀的人,最大的感慨之一就是:時間過得好快!
前幾天兒子問我:“媽媽,是不是快圣誕節(jié)了?”
我說是啊,馬上到了。然后小家伙時不時追問我:怎么還沒到圣誕節(jié)?
我對孩子們說:“馬上放假了帶你們回老家玩玩。”
孩子說“:馬上?馬上就放假了嗎?”
“是啊,還有一個多月吧。"
“啊——還有那么久呢,你還說馬上!"兒子氣鼓鼓的。
然后我再說“馬上就到妹妹的生日了”,兒子就沒什么興趣了,嘴里嘟囔著“馬上馬上,凈騙人......."
我一愣,才發(fā)現(xiàn)這個"馬上"確實用的有問題,大人心中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一年兩年,可不就是"馬上"嗎?
我馬上快三十了。
孩子馬上要成人了。
我馬上要退休了。
......
想起老媽的話:年好過,月難熬。
在兒時的記憶中,總有那么幾句經(jīng)典的句子刻在腦子里,揮之不去。年好過,月難熬。這是老媽每年的年關(guān)都要嘮叨無數(shù)遍的一句話,就像一部劇中的經(jīng)典臺詞,在某一個重要場景必會出現(xiàn)。
我那時候當然很納悶,日子對我們孩子來說無一例外的漫長漫長,就像門口那條彎彎的小河,一年到頭悄無聲息的流淌。
一年一年長的看不到頭,天天都盼著過年,過年總是那么美好,就連喝紅糖水都能撐到肚兒圓,更別提還有裹子、點心、瓜子糖果等那么美味的東西可以吃。大年初一,還可以穿上一年中最漂亮最嶄新的衣服,起個大早,匆忙扒拉幾個餃子,就三五成群的相約著去撿小鞭炮。其實一般都是聽到鞭炮聲就判斷出是哪家放的,兔子一樣爭先恐后的飛奔而去,結(jié)果往往還沒等跑到目的地,那聲音已經(jīng)停了,鄉(xiāng)里人都不富裕,也就象征性的燃放很短的一掛鞭炮,有那么個意思就行了。
再一個令人期待的事情就是走親戚。初二開始走親戚,有的人家能走到初七初八,對孩子來說,走親戚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吃到好吃的,另一個重頭是:壓歲錢。
記得我的親戚里頭,沒有幾個“大方”的,大家差不多都是窮人,但也有例外的。我們家有一個親戚,是我們同村的,我該叫他們“舅爺,舅奶”,記得那時候,舅爺和舅奶已經(jīng)是上了年紀的,家境也相當貧困,但每年每年,他們給的壓歲錢都明顯多于“行情”:人家給幾角的時候他們就兩塊了,人家給一塊兩塊的時候他們就五塊了。我們由此對這兩位老人特別喜歡,每個人都爭著想走這個親戚,即使到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離世,記憶中那么多人都已忘記,卻還會想到他們。看來金錢的力量即使是在幼小的孩子們心中,也是無可忽視的。當然他們給我更多的啟示是:做同樣的一件事,想要達到不同的效果,一定得比別人付出更多。
今天是2016年12月13號,馬上又要過年了。對不起,我得向我兒子道個歉,我得再次,必須要用“馬上”兩個字:我特意翻了一下日歷,陰歷11月15,我家老公居然還暈乎乎的告訴我還沒到11月!還有不到一個半月就大年三十啦!我像差點被狗咬著了一樣瞬間心跳加快,心說可不是“馬上”嘛。
從什么時候,我不再盼望過年了呢?又是從什么時候,我開始覺得時間匆匆太匆匆了呢?心底里再一次佩服老媽的那句話:年好過,月難熬。這里面包涵了多么深刻的哲理啊,一天一天,過著漫長,一年一年,卻時光飛快。
但我卻突然驚訝的發(fā)現(xiàn),一天一天都是過得那么飛快,仔細想想,人生除了吃喝拉撒睡,也真的沒有多少時間了呢!
哪里還有時間患得患失!哪里還有時間朝三暮四!哪里還有時間自尋煩惱!哪里還有時間爭吵慪氣!
抓緊享受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不然,一輩子“馬上”就過去了。
想起那句搞笑的臺詞:一輩子很短,我愿意和你將錯就錯。
對!將錯就錯吧!既往不咎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一輩子很短,又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