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凈欲,萬法常圓

近來內心妖魔鬼怪,張牙舞爪,攪得我漫漫黑夜也無法入眠。朋友得知,建議我練練書法來靜心。只是我實在寫得一筆拙字,費勁研墨倒沒有什么,但寫出來的字難以入眼。于是也就罷了,不當練字,只抄書。

我最愛的一篇文章就是《滕王閣序》。初讀滕王閣序是在高中語文課本上,“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一直到“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這兩段,當時是要求背誦的,尤其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真是千古名句,高中考試,十次有九次都必然考到!我當時拜讀,覺得此文讀起來押韻至極,氣壯山河,宏大的一幅畫卷現出瀟瀟美感,只覺得好,便將通篇背誦了下來。

我抄書,首先就抄這一篇。高中時候我是很愛看書的,不過看的都是些文字優美,實際上無甚大用的書籍,如《詩經》、《莊子》。要說這些書也有用,只是放在我手里,純粹是作消磨時光,咬文嚼字之用,因此沒發揮出書的實際效用出來。我愛《滕王閣序》,輾轉買到了《王勃集》,結果發現他其他作品似乎不如此文讀起來酣暢淋漓,便沒有多翻。不過興許也是那時候恰好高中畢業,整日出去撒野尋歡,沒有這個心思,此書就在書架上放著落灰。

還是說抄書的事情。從初讀《滕王閣序》到如今,已經過去了七年,然而我再一看文章開頭“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依然能毫不遲疑地將全文背誦出來。我會背誦,但是不會默寫,不光是“棨戟遙臨”這種平時看到也不認得的不會寫,連“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這類句子也寫不出個完整的。我以前沒思考原因,如今得了閑,好好思索,發現這篇倒背如流的文章,實際表達了什么意思,我真是半個字都不知道!

不光這篇文章不知道,以前背的許許多多我都不知道。我只看著這文章好,看著漂亮,讀起來酣暢,就覺得十分喜歡。就像一個人,我看著她又香又嫩的,是個美女,就竭力追求她,哪管內里是個包子還是破棉絮。

我回想了我的過往,審視了我的現在。我如今二十三歲,在一家小公司混到了總經理的職務,成長經歷可謂是十分豐富。有時候我對自己十分滿意,覺得比起自己的起點,現在已經是好了許多;然而有時候又十分沮喪,覺得自己太過膚淺,所擁有的東西,都是些漂亮的表象。

我以前看林清玄的短篇小說《法圓師妹》,很愛師妹的法號。‘法’在佛家中是宇宙萬物的意思,而這個‘圓’,我將其理解成‘圓滿’。宇宙萬物修得圓滿,無論是對于佛家,對于道家,對于基督教,大概都是個終極的美好目標了。

我希望自己也能圓滿,然而這個詞確是很不好實現。我走得太快,欲念太盛。年少時我總是受窮,受欺負,現在便十分害怕。我得將一切都牢牢抓在手里,讓事情受我的控制,讓我不受別人的控制,我才能些許體會到安全。這一路,我走得很是磕磕絆絆,與同齡人有許多不同。我很孤獨——無邊的孤獨與寂寞,這是我的朋友們幫我排解不了的。我與朋友在一起很快樂,然而孤身一人時,孤獨就如同潮水涌上來,要將我淹死!

我本不愛自憐自哀,只是最近察覺到自己腔子里裝的其實還是一顆玻璃做的心。我怕死,怕難過,怕又如同以前精神不好時那樣徹夜失眠,幻視幻聽。我找不到能得到安全感的地方,最近想到了皈依。我佛慈悲,我只想在暴風雨中找到一片寧靜的庇佑,無力去解救蒼生大眾。我知自己狹隘,無法得道,只求愛我救我,不讓我再掉入無盡深淵。

看看我今日寫的這些文字,還是像個不講理的小孩子一般,真是自己都覺得幼稚得可笑。不管那些了,起碼這一次我直面了自己內心,不找些亂七八糟的借口來搪塞良心。我覺得自己不壞——只是欲念太盛,心神動搖。因此還需修心凈欲,希望能得個始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