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怕現在的生活配不上我所遭受的苦難!——這是一名年輕的銷售妹子在朋友圈的心聲。
我的評論回復是:
念苦則苦,念樂則樂。
不明而為苦無盡,有志而為樂無邊。
一念之間,何樂不為?
害怕、猶豫、擔心、彷徨,這些負面情緒的根源其實不復雜。我們只要找到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也就不難自我轉換和消解了。
換個說法,其實怕就是“失控感”,是心里沒底。那么什么情況會導致失控呢?不了解規律,不了解現狀,不了解趨勢,不了解自己。
怕不值,那就想想什么是值得的。值得與否是價值觀問題,人們的三觀都是變量,怕不值其實就是對自己現有價值觀的再認識。所以值不值,要從自身價值觀著手,并結合普世價值來分析取舍。作為社會人,普世價值必然會對個體價值觀產生深遠影響,我們不能否定這種影響到存在。恰恰相反,我們要借力普世價值,即使特立獨行,也要出類拔萃。
怕走錯,那就用最高效的方式做計劃,做調整止損。因為一旦目標明確,但方法上可能存在不確定性,這種情況就會導致不得不走一步看一步,或者說走一步算一步,就像攀巖一樣,靠經驗和應變力朝著目標推進。
其實恐懼心理是好東西,危機意識和敬畏心恰恰能夠讓我們更加冷靜,更加謹慎,更加務實。這三點是成功路上必須擁有的基本素質。所以我們不要無視恐懼和負能量,我們要把這種力量轉化為思考和行動,成為自我提升的動力。有句成語叫“水到渠成”,只要你時刻關注恐懼,并把它及時轉化為風險規避和問題解決,把它調整為“越挫越勇、哀兵必勝”的套路,你也就離成功不遠了。
人生除死無大事,患得患失沒卵用。想清楚為什么要努力拼搏,持續學習,那就去腳踏實地去做。唐僧發愿西天取經,不會擔心值不值得,不會害怕走沒走錯,靠的是堅定的信念和一念為天的執行力。一切行為都以完成這個宏偉目標而開展,沒有例外。
如果看過這段話,你還是覺得怕不值,怕走錯,我要告訴你,只要你不斷學習,結合實踐,命運就必然會掌握在你的手中。
成功的終點人不多,因為太多人在半路放棄。認準了的事兒,用盡全力還是沒做到,至少無怨無悔。不要做了半途而廢的抉擇,然后又懊惱不已找后悔藥。
人生只有一次,珍惜每一次選擇,走好每一步路,你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