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意識里,覺得“活在當下”確實是不錯,而且還鼓勵。但如果換成另一種說法“困在永恒的當下”,你肯定是會拒絕的。那我們要怎么打破“活在當下”,而“活在未來”,李笑來老師總結了7點;
第一,你對未來要有各預測;
第二,那個預測需要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第三,你篤信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第四,于是你提前按照那個預測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
第五,你終將走到那個結果出現的時刻;
第六,最終證明你的預測是正確的;
第七,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來正確的結果行動、選擇、思考,于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來”的。
那么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預測:
第一句話:長期來看,腦力的產出率一定比體力的產出率高,且高出許多個量級;
第二句話:體力增長的玻璃頂很明顯,但腦力增長的玻璃頂還不知道在哪兒;
第三句話:體力衰退的時間來得很早,腦力衰退的時間來得晚很多;
第四句話:通過暴力獲得的巨額利潤正在減少,因為大趨勢上來看,一定是知識更可能產生更大的利潤。
“預測”也不全準確,因為我們無法消除“不確定性”,但“活在未來”,一輩子能干一件,就已經很開心了。
我以前的預測,就是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勤勤懇懇的工作,領導會看到你的才華。但我覺得這適合以前,現在得用更加大膽,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想法,高效的工作方法,來贏得領導的肯定。我也預測李笑來老師的說的話是有道理,需要每天牢記心理的。
在過去的日子的,“知識就是金錢”“知識就是力量”“身體的革命的本錢”,這些淺顯易懂的預測,我們為什么沒有去堅持呢,因為我所了解的,堅持是一件非常難的事,而且面對大量的誘惑,而且基于人的懶惰,導致,我們喜歡聽一些我們喜歡聽的話,我們不喜歡的聽的大道理,就所它有多么的好,你的腦子里都會直接過濾掉。拾起本真的心,回歸自然,堅持自己的預測,斷續的堅持也是一種堅持。
讓我們的身體活在當下,思緒活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