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需求,因為要交易,所以,人總是群居的。為了讓自己生活更便利,讓對方感覺更滿意,我們學會并擅長用起了禮貌用語。這讓社會更有秩序,人與人之間更有溫情,從社會角度說,不管是否出自真心,總有利無弊。
于是,我們習慣了這樣一種和諧氛圍,習慣了遇到的都是大家閨秀或謙謙君子,習慣了天下無賊,也習慣了忽視對方的內心世界。所以,當別人說“你真漂亮”時,我們以為那是真的,忘了那不過是社交禮儀,他并真的覺得你漂亮,這樣說就像他說“謝謝、對不起”一樣普通平常。
如果你在工作或生活中,不經意遇到了這樣一種人。他總是表現得很熱情,很細心。比如,吃飯時不厭其煩地為你布菜,上下車時熱心地為你開關車門,遇到矛盾或問題時積極地表達觀點,給你建議,你一定不要自作多情地以為,對方是在喜歡你。或許,他就是這樣一個不擇對像,習慣使然的暖男,一切都是在社交中培養出來的習慣,與喜不喜歡無關。
可是,你可能巳經有些迷亂,也有了那么一點點錯覺,你以為你終于遇到了一個可以說說心里話的人,可不經意間發現,他正用對你的態度對著別人。
是不是感覺有些窩火,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無處發泄也沒辦法喊冤。可是仔細想來,你的淪陷不過是你社交不成熟的表現。你太容易自以為是,太容易認真,又太容易付出感情。你不過憑借一點點好感就開始幻想、誤會。你在自我構筑的童話里陶醉,完全關閉了辨析的功能。窩火?多怨怨自己,怨不得別人。
我認識的一個人。總是那么和善、委婉。見到誰都巧笑嫣然。他和單位的每一位同事表面上都處得不錯,也熱心,愛幫忙,可私下里同事談到他卻大多表示不喜歡。認為他太人云亦云,太沒有見解,因為怕-不小心與對方三觀悖離,所以多是外交辭令。他表現出來的好只是社交,并不是他真的好,也不是他真的想要對你好。
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秩序井然的社會,也應該慶幸隨著社會整體文化素質的提升,人的素質也與日俱進,不過,遇到了那種懂禮貌,擅長社交的,你要克制、冷靜,保持清醒,別掉進別人社交禮儀的陷阱里。
你要說,你們非親非故,他若不是喜歡為什么費盡心力討好?也許,他根本就沒有,費盡心力,還有,他只是出于本能,根本,什么也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