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在心理學上的概念叫“強迫性重復”,弗洛伊德發現,孩子會把他最喜歡的玩具扔出去再哭鬧著要回來,不斷的重復這個過程。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把玩具當初了媽媽的替代品,他們不斷扔掉這個玩具再得到,其實是在不斷重復體驗媽媽時不時會離開自己時帶來的創傷。這種體驗的價值主要有三個方面:
1、把不受控的創傷變成受控的。媽媽離開是不能控制的,但是扔玩具是自己在主導,是可以控制的。其實成年人也有這樣的類似行為,與其在一個關系里被甩掉,不如主動去甩掉別人,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的自戀。我就有這樣的行為,當我覺得一段感情已經有變化,自己就會主動去結束掉,特別不喜歡那種不清不明的拖著的狀態。但是過后呢,有可能自己又會后悔,覺得是不是自己太心急,或者處理的不好,也許人家沒想跟你分手,你這么一來就真分了。
2、不斷體驗這個創傷,可能會讓我們對創傷的耐受度提高。事實上也是這樣。以前,我最受不了別人不接我電話,不回信息,一定要打到聯系到為止,不然心理就會非常的難受,有時候還會亂想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本來是生別人的氣,結果一直電話不接,擔心別人出了意外,就更是一定要接通,連生氣都忘記了,但是有可能別人被這種電話嚇到不敢接。而且也非常不能忍受不聯系,一天都很長,后來可以是2天3天一個星期,你不聯系我我也不聯系你,前提是我還是很愛或者說是很想聯系的,但是一次次的,學會了忍耐,心理面的不安和焦慮沒有那么大。
3、在新的輪回里,可能會產生新的可能,去療愈這份舊的創傷,這才是輪回的意義所在。10年,真的覺得有10年,自己一直在戀愛這件事上輪回,后來,自己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每次,嘗試新的方式和可能。但是還是在輪回。
4、有了對過去經驗的覺知,強迫性重復才有意義。接著上面一條,我是覺知到了,但是這帶來了痛苦,就是那種看到,卻覺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的痛苦。不過好就好在,我意識到了,所以努力找解決之道。
我覺得我最近遇到的這個事情,就是一個輪回。在這次相遇里面,我突破了自己原有的模式,以前不敢做的,都做了。這樣,最后失敗了,我也沒有遺憾,不會再覺得是自己付出不夠。以前擔心的依舊也在擔心,比如被別人誤會,或者有什么可怕的后果。但是我告訴自己,如果真是最壞的結局,那我還是感謝你的出現,因為是在我現在這個年紀而不是懵懂無知的時候,我現在有勇氣和能力解決。當然,這種很快的節奏,和彼此的不安全感,最后只能是一個人先開口。我開口了,因為本身就是不適合,在加上發展成這樣的狀態,就更不可能了。但是,我還是在里面堅持了一個月?就是這次比上次輪回進步一點——自己沒有那么抓狂,就等那個時間。甚至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做一些聯絡,盡量去維護這種表面的和諧。
可是,為什么我要這么做呢?明明覺得不適合,自己也沒那么喜歡,為什么好像還是抱有幻想和期待呢。其實,我就是再等一個見面,一個以前從來沒有意識到的事情。
我發現在自己的潛意識里,那個曾經走掉再也不見的人,對我來說,就是給生命留下了一個等待。我很難愛上新的人,就算開始了,也總會覺得不會在一起。有時候甚至覺得如果在一起了,自己一定會出軌的,而我又是那么保守,不能接受這一點的人,所以,自己很擰巴。因為潛意識里,在等那個見面,我還在等那個人出現。
在這次的輪回里,我意識到這次又是一個輪回,但是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輪回里是在一遍遍的體驗那個失去和等待。太可怕了!我還是跟上一輪一樣,不知道怎么解。其實,如果我處理的好,可以自然的見面說,就了結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解,就慣常的處理模式,就把這段關系推到了原來的軌道上——推到人家不會明說,拖延著,告訴我在忙,等回頭再說,等晚點給你打電話,等出差回來,等見面。。。。這一點,再次證明了“自我實現的預言”是多么的真實,多么的可怕。還好,按照原來的模式,我就會抓狂,回頭是什么時候,一定要盡快解決。這次,為什么可以等呢?我之前把它歸結為是自己的對創傷的耐受力提高了。但是,現在仔細回想,我維護表面和諧,不要求不指責,甚至還去關心他,就是為了能見一面。明明覺得不適合也沒那么喜歡,為什么非要見一面,不是已經明白,不說明,不了了之也是一種結局了嗎?
為什么呢?!就是因為真正輪回的,反復創造出來讓自己體驗的,就是那種,說下次見,一定見,但再也沒見的那種傷痛和離別,還有覺得被騙,不信任感,難怪我安全感那么低。所以,當我頓悟到這一點之后。我給他打了電話,告訴他,我們已經是朋友了,但是希望他能幫我一個忙,讓我見一面,讓我把自己的這種創傷做一個ENDING。喝,他說我是不是喝多了,跟他認識的不一樣,都搞不懂我了。我都不想解釋。真的,你懂我多少?誤會了又怎么樣呢,都不重要了。他最后答應了,說好的第二天11點見。但是,第二天,提前半個小時短信沒有人回,時間到了,沒有人接電話。一天都過完了,也沒有回電話。
回想一下,頭天晚上說定的時候,自己心里特別安寧,覺得好像多年的困擾,就要被放下了。當時也在想,如果明天他又說臨時有事怎么辦?真的非要見到他嗎?一個完成了的見面,就能結束掉我潛意識里的那個等待嗎?但還是比較平靜的睡著了。等第二天。在快要到約好的那個時間段里,心潮還是很起伏的。打完電話沒人接的時候,我突然在想,為什么我要跟他的節奏呢?我現在應該去做飯吃。如果他待會回電了,就約個地方聊一下,不要等一起吃飯了。本來就是說見一面就好了。然后去做飯吃。期間看了好多遍手機。然后,開始寫練習作業,準備下午的出門。
晚上回來的路上,看手機里還是一直沒有回復。我又開始想,哎呀,是不是突然出了什么意外啊,一如既往的,幫別人找理由。呵呵,突然自己開口說,某某某,你怎么打電話給我了,你不是出門被車撞死了嗎?所以才沒能來見我,都來不及回個信息電話解釋一下。我被自己這個念頭嚇了一大跳。這么惡毒這么狠!呵呵,真接通了我大概還是不會這么說吧。但是,這就是我的-A出來了。其實也很好,接受它。
我突然想,也許,他沒回復這個行為,才是這次輪回真正的關鍵點。如果見面了,那么可能是完成了這樣的一個替代,就是說好要見的人,來了,潛意識里,我不用再等了。如果沒來呢?這不正是真正的考驗嗎?!給了我一個新的機會,去突破這個輪回。
因為本來這個結束和放下就是單方面的,就是我自己的事啊!如果我內心真的放下了,那一面見不見有能怎么樣呢?是我自己抓著不放,因為沒有見面說就沒有正式完結。不去承認事實上已經結束了啊!明明都發生了,明明都知道,就是我不承認,不接受而已。就像當初爸爸離開我不哭一樣。
哇,怎么會突然寫到這一句,就好像文章例子里說到的別人也是根源小時候的經歷。對,也許正是現在的寫作,幫我挖到了,真正的那個點——爸爸的離開,我不接受,所以,我不哭,我當他沒有發生。
曾經的那個人離開了,我不接受,所以,我的潛意識里,會覺得沒有結束,會等待。
遇到的那些人,其實也沒有那么好。行為明明白白的說明了,他只是喜歡我對他的好,所以才會回頭。而我后來對他的那種好,不是喜歡,而是要證明我是一個好的女朋友。因為你是好的,我也是值得你去愛,所以我們不應該分開,你離開你會后悔,你一定會回頭。就是因為,我不承認自己判斷力有問題,不承認他不好啊,所以才會放不下。我承認那個人不好,承認我們不適合,而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不就放下了嘛!因為我不接受,不承認不好的事,所以就是放不下呀,都是好的呀,就不要走啊,就等著回頭啊。
哇,我承認,我遇人不淑,我承認,他沒有那么好。我承認我看錯人了,我也承認我沒有判斷力,我傻。我承認以前的很多事,其實沒有那么美好,我的生命中有不美好發生過,他們就是真實存在過的,我都承認,接受。以前不承認犯的錯,這次就不會再犯了。所以,不回就不回吧,不見就不見吧,不值得我挽留和爭取,不值得我放不下。我承認這次事件給我帶來了不爽,不好,帶來了傷害。但是,我現在是有能力去面對和處理這個傷害的。而且,讓我在自己的輪回里成長了。
不過,我不會像之前那樣說,你還是很好的,希望你幸福之類的話了。來,我的-A出來。我會說:滾蛋吧,你就是個垃圾,我看錯人了。見不見都不重要,不去強求這個ENDING,真有機會再遇到,不會只說好話了,-A。挺好的。做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