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冬至快樂呀!

文丨11點姑娘 圖丨源自網絡


01


不同城市
唯一的你
吃餃子了嗎
吃湯圓了嗎

冬至到了
按我們這邊的習俗
又要添一歲啦

不知道你們那兒是不是也是這樣,冬至那天要吃湯圓。

小的時候,奶奶總會說,吃了湯圓就長高啦,又長一歲啦。
那時候的自己好可愛,心里想,吃了就要長一歲呀,那我不吃是不是就不長歲數了呀。

也許是貪念童年的美好,并不怎么想長大,于是每年那一天奶奶盛湯圓的時候,我都會偷偷躲開,心里俏皮的想著,我不吃湯圓,就可以不長一歲啦哈哈。

但遺憾的是,每一次都逃不過我奶奶的火眼晶晶,還是會被叫回來,哪怕再不情愿,也要被迫咽下一兩顆湯圓。

奶奶說,這是習俗,是必走的程序。

奶奶說,吃了湯圓就七歲啦,記住別人問的時候要說七歲啦,屬狗。

當時隔壁家孩子8歲,屬雞。

于是,俏皮的我傻傻的問奶奶,那我明年是不是就跟隔壁家的阿晴一樣大啦?我瞪圓了眼睛等著奶奶回應。
奶奶摸了摸我的頭,笑笑說,傻孩子,怎么會。
我撓撓后腦勺,不解的問,你不是說我七歲啦屬狗嗎?阿晴八歲了屬雞呀,所以等明年我八歲了就變成屬雞啦。是吧奶奶?
只見奶奶聽后,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線,然后這件事就被傳到了三姑六婆那,基本走家竄巷的鄰居都知道了,每一個聽了后的人都笑瞇了眼。

只有我一臉漠然。

長大點了才發現,原來生肖是生下來就確定了的,是不會隨歲數增長而改變的。

只道當時的自己蠢得可愛。

02

想來,數了數,已經有四個年頭,沒在家過冬至,沒吃媽媽親手搓好、煮好的湯圓了,奶奶也已經走了好幾個年頭了,自己都數不清了。

上了大學后,冬至便只能在學校里度過。
其實,每一年冬至,學校里都有湯圓賣,只不過跟家里不一樣的是,湯圓從粉色變成白色,紅糖湯水變成純色白糖水,因為不一樣,所以不想吃當然也不想花錢買。

偶爾舍友買回來了,會因為舍友的熱情叫喚蹭上那么一兩顆,其實,我從來都不怎么喜歡湯圓這東西,并不是因為吃了它會長一歲的習俗,而是對這種甜食本身不感冒,所以感覺吃不吃都一樣。

但一提冬至便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吃湯圓,因為它是一種習俗,更確切的說已經算是一種習慣,烙印到心靈深處形成的一種無法磨滅的記憶和習慣。

03

在我們這邊,冬至除了湯圓,還有一道地道的特色小吃,每逢冬至必定不會少了它。
我們那有的地方叫它冬至鴿,用我家鄉話直接翻譯過來就是“菜粿”。

我喜歡冬至的到來,從來都不是因為湯圓,而是冬至到便可以吃到這一道特色美食。
因為特別愛吃,所以每次媽媽包好這個,剛蒸熟,我能吃上三四個。

形狀類似餃子,但是比餃子大很多,豐滿很多,一口咬下去,還會有油汁溢出來,剛出鍋的最好吃。
餡料也是多種多樣,里面的餡可以納入:香菇、瘦肉、包菜、紅蘿卜、蝦米、蒜、沙葛,等等,原諒我一想起來又該流口水了。

從小吃到大,從來不會膩,三餐可以不吃飯就光吃這個飽腹。想來都是幸福。

如今,長大了,獨立了,工作了,待家里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像冬至這樣的節日,基本上只能在外邊隨意的過著,再也沒有了小時候那種濃重的過節氛圍兒。

值得慶幸亦是幸福的事,愛吃的美食,回家一樣都不會少。每次匆匆在家呆的幾天,老爸總會千里迢迢跑去鎮里買回我愛吃的那些小吃,冬至鴿便是不可缺少的一樣,似乎,回家就是把一年當中在外邊吃不到的各種特色小吃吃了個遍。

所以,每次回家必胖,臉像充了氣一樣。

哎,誰讓我是吃貨呢,見到好吃的就控制不了了。
寫到這里,心好酸,誰說瘦子吃不胖的,給我站出來,姑娘我也曾經是瘦子,結果如今胖了才知被騙了好多年,容我靜靜哭一會。

04

關于冬至的回憶,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哎,說多了都是淚,都是吃的,都是會長肉的。。。

其實也沒有啦,哈哈。

主要是,今天早上陸續收到了好多人的冬至快樂節日祝福語,突然就懷念起過去來了,于是就誕生的這篇因冬至而寫下的文章。

沒有太多的故事,更多的是小時候的記憶以及對家里地道美食的懷念。
我不知道你們的冬至這一天,都是怎么過的,有沒有什么特別的風俗習慣?。炕蛘呤裁瓷裨挵髡f?。?/p>

有的話,分享給我聽聽唄。

嗯,最后的最后,祝各位冬至快樂,吃餃子吃湯圓外加又老了一歲,哈哈哈哈哈。


11點姑娘
讀大眾書,寫小眾故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