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美食,走出焦灼的心緒。生命綿且長,愿美食溫柔以待。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從小,就知道吃飯的好處。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媽媽也總是說,不吃飽飯,怎么會長大?
小時候的我,不愛吃飯,又黑又瘦,媽媽總是叫我小不點。小孩子,只要有零食,還是很耐餓的。每到飯點,媽媽就發愁。每次吃飯,遇到不合胃口的,媽媽都是三番五次地哄我吃。哄著吃,不吃。接著哄,還是不吃。沒辦法,溫柔的媽媽瞬間變成母老虎,面對挑食的我,恨鐵不成鋼,開啟打罵模式。倔強的我,依然不吃。最后,還是媽媽妥協,另做一餐我喜歡的飯。如此的吃飯方式,在我的童年時代,反復循環。
挑食,成了我童年時期,經常挨打挨罵的導火索。
相對而來,妹妹要乖得多。基本不挑食,人也長得白白凈凈,可愛漂亮。
有一次媽媽做了我不喜歡吃的湯面條。我只看一眼,就從廚房出來說道,我不餓,中午不吃飯了。而妹妹呢,自己端著飯,吃得香噴噴,有滋有味。不一會兒,一碗面條就見底了。
媽媽說,你再不吃飯,就真的成長不大的小不點了。等你妹妹個子超過你了,她就當你姐姐,你當妹妹。妹妹在一旁聽了,樂了,哈哈大笑,合不攏嘴。
這怎能行?我是姐姐,怎能說變就變成妹妹!
我當即抗議,我肯定會長高的,我還是姐姐。于是,跑到廚房,自己盛了一大碗飯,狼吞虎咽。吃完了也不曉得是什么味道,只是想快點長高,維持作為姐姐的尊嚴。
從此以后,為了長個兒,開始按時吃飯了。如我所愿,我一直都是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