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畢業的時候,總會有很多分享會,就業指導會,對你的工作進行答疑解惑。
王美美在畢業時參加的一個就業指導會,讓她一直印象深刻。指導老師是學校的資深教師,有二十多年指導就業的經驗。當時有一個互動的環節,領導面對所有職工應有怎樣的態度,讓每一個人說一個關鍵詞。有說寬容的,有說激勵的,到美美的時候,美美說要公平。對員工公平以待是美美心中工作環境的基本標準,說出來之后,得到的是卻是一片笑聲。老師說,工作環境怎么可能公平,老板對員工怎么可能公平。兩個怎么可能公平和周圍的笑聲深深的扎進了美美的心里:我的意識怎么會是錯誤的,這不是從小到大,老師一直交給我們的嗎?
來到社會,才慢慢體悟,原來在工作的表象之后,還有人情,還有金錢,很多學習時沒教過我們的東西。
2.
欣欣已經是一個孩子的母親了,今年欣欣家的寶貝上小學了。在學校,為給孩子選一個好班級,已經給學校交了一筆建校費。欣欣很不擅長這些,是欣欣老公一手辦理的。
麻煩的事情來了。欣欣老公在九月出差了,讓欣欣抓狂的是,九月有一個對孩子很重要的節日,是的,是教師節。教師節不是老師的節日,而是家長的磨難日。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一些表示,給什么好呢?
早上,欣欣的寶貝給老師帶了一朵美麗的花。
第二天,寶貝被以身高為由,安排到了最后一排。欣欣驚慌了,是老師在提醒欣欣,禮物太輕了嗎?
不擅長社交的欣欣沒從學校學到這些,在社會上有寫跌跌撞撞,甚至影響了自己的孩子。
3.
社會是個大學堂,讓人從象牙塔進入人群的洪流,他用無情的事實狠狠把你拍在地上,并踩兩腳,讓你認識到學堂已經不同。社會教會你圓滑,教會你現實,教會你人情世故,它與學校學來的可能并不相關,甚至可能背道而馳,它讓你惶恐而不知所措,你在想你適應社會要多久?
不認可這些,會怎樣,只按照十多年學來的認知,我們沒辦法在社會生存嗎?可以的。
美美工作認真,積極奮斗,為公司帶來了效益,在公司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可,生活的也很有成就感。
欣欣最后也搞清楚了,寶貝只是正常的位置調換。班級會輪流坐在后排,和教師節的禮物沒有關系。
不擅長就不去做,做好自己擅長的就會有收獲。社會學堂不是只有墻壁,更多的是指引你的方向,讓你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