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武三思秘密令人將皇后淫穢丑聞寫成大字報,張貼于天津橋,要求廢黜皇后。皇上大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徹查。李承嘉上奏說:“是敬暉、桓彥范、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暐指使人做的,表面上雖說是要求廢黜皇后,實際上是密謀推翻皇帝,請將他們全部滅族。”武三思又指使安樂公主在內宮進讒言,侍御史鄭愔在外面宣揚,皇上命法司結案。大理丞、三原人李朝隱奏稱:“敬暉等未經調查審判,不能這樣就誅殺滅族。”大理丞裴談奏稱:“敬暉等應該根據制書處斬并沒收全部家產,不應該再調查審判。”皇上因為曾經賜給敬暉等人鐵券,許以不死,于是流放敬暉于瓊州,桓彥范于瀼州,張柬之于瀧州,袁恕己于環州,崔玄暐于古州,子弟年十六歲以上,都流放嶺南。擢升李承嘉為金紫光祿大夫,進爵襄武郡公,裴談為刑部尚書;李朝隱貶黜京城,任聞喜縣令。
武三思又鼓動太子上表,請夷滅敬暉等人三族,皇上不許。
中書舍人崔湜對武三思說:“敬暉等人以后一旦北歸,終為后患,不如遣使矯詔殺了他們。”武三思問誰是合適人選,崔湜推薦大理正周利用。周利用之前為五王所厭惡,貶為嘉州司馬,于是任命周利用攝理右臺侍御史,出使嶺南。等他到達時,張柬之、崔玄暐已死,在貴州(廣西貴港)遇上桓彥范,令左右將他捆縛,砍斷竹子,削尖竹根,將桓彥范在“竹尖床”上來回拖曳,肉都刮盡了,露出骨頭,然后杖殺。抓到敬暉,千刀萬剮殺死。袁恕己一向服食丹藥,周利用逼他飲野葛汁,喝完數升,還是不死,難以忍受毒發的痛苦,又悲憤交集,雙手抓地,指甲全部掉光,然后捶殺。周利用回來,擢拜為御史中丞。薛季昶不斷被貶,最后任儋州司馬。飲藥而死。
武三思既殺了五王,權傾人主,常說:“我不知道世間什么樣是好人,什么樣是惡人;對我好的就是好人,對我壞的就是壞人。”
當時兵部尚書宗禁客、將作大匠宗晉卿、太府卿紀處訥、鴻臚卿甘元柬都是武三思的羽翼。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祿丞宋之遜、監察御史姚紹之都為武三思耳目,時人稱之為五狗。
華杉曰:
武三思本身被指控為皇后的情夫,躲還躲不及,他卻敢把皇后穢聞寫大字報張貼在大街上,然后栽贓說是五王干的,一舉殺了五王。這說明什么?說明他完全有把握控制皇帝。皇帝的弱點,就被皇后和武三思等拿捏得死死的。
26、
九月十七日,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懷遠薨逝。
27、
當初,李嶠為吏部侍郎,想要樹立自己的私恩,再求入相,上奏大置正式編制外的員外官,授給權貴子弟和自己的親朋好友。既而升任宰相,發現官員選拔制度混亂,財政不堪重負,于是又上表說濫授官職之弊,且請引咎辭職;皇上慰諭不許。
28、
冬,十月九日,皇帝車駕從東都出發,任命前檢校并州長史張仁愿為檢校左屯衛大將軍兼洛州長史。十月二十八日,車駕回到西京。十一月五日,赦天下。
29、
十一月十六日,任命蒲州刺史竇從一為雍州刺史。竇從一,是竇德玄之子,本名竇懷貞,避皇后父親的名諱,更名為竇從一,諂媚攀附權貴。太平公主與僧寺爭一個磨坊,雍州司戶李元纮判歸僧寺。竇從一大懼,急命李元纮改判。李元纮在判決書上寫到:“南山可移,此判無動!”竇從一也沒有辦法。李元纮,是李道廣之子。
30、
當初,秘書監鄭普思把女兒送進后宮,監察御史、靈昌人崔日用上奏彈劾,皇上不聽。鄭普思聚集黨羽于雍州、岐州二州,陰謀作亂。事情被察覺,西京留守蘇瑰將他逮捕,深入調查。鄭普思的妻子第五氏以鬼道法術得幸于皇后,皇上敕令蘇瑰停止調查。等到車駕還西京,蘇瑰當廷爭辯,皇上壓制蘇瑰而保護鄭普思;侍御史范獻忠進言說:“請斬蘇瑰!”皇上問:“為什么?”回答:“蘇瑰為留守大臣,不能先斬鄭普思,然后奏聞,以至于讓他熒惑圣聽,其罪大矣。況且鄭普思反狀明白,而陛下曲解為他申辯。臣聽說王者不死,這不正是嗎!臣愿先賜死,不能北面而事鄭普思。”魏元忠說:“蘇瑰長者,判決沒有錯誤。鄭普思依法當死。”皇上不得已,十一月十八日,流放鄭普思于儋州,余黨都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