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是不是拖延癥,每次非得等到快要交作業的最后時刻,才會被動去寫。
先總結一下這周的生活工作:
10月16日,周一,去公司處理完一堆工作上的瑣事,晚上8點才回家。
10月17日,周二,凌晨5:00起床,陪岳母去協和掛號,打車10分鐘,到協和醫院門診樓。排隊的人已經很多。一個星期之前已經掛好了號,所以今天直接可以在機器上取號。因為不確定具體掛哪個科室,所以掛了兩個號。上午看的是內分泌科于淼醫生,11號,醫生聽完岳母所述,讓先檢查,抽血,做B超,所有檢查出來得一個月后。下午看的基本外科洪濤醫生,18號,醫生聽完岳母所述,看了以往病例,直接說,目前癥狀屬于正常現象,持續吃著藥,可以不用管。同樣一種癥狀,兩位大夫的處理方式區別很大,當然,這和一個人的閱歷經驗和行事風格有關,可以理解。
10月18日,周三,凌晨5:00起床,冒雨去南苑去坐飛機,拉桿箱不能攜帶,必須托運,5折以下機票還得繳費。到了包頭機場,出機場到停車場租車,開車40公里到達項目現場。下午辦完事,已是17:00,果斷定了20:00包頭返京的機票。到家已經是晚上22:00。北京到包頭,當天往返。
10月19日,周四,14:00從公司北四環出發去北京南站,15:40北京南到營口東的高鐵,學院橋左轉,進入學院路,一路到西直門,爆堵,果斷下車步行200m去西直門做4號線,終于到了北京南站,進站安檢的人啊,我滴天,排了N個S彎,十九大啊十九大。完了,趕不上高鐵了,自己下意識的說到。因為這是去營口的最后一班高鐵,無法改簽,高鐵票作廢,我的一等座啊。無奈之下,買了17:00到沈陽北的高鐵。21:00到達沈陽北,出站不行800m到神州租車,開車到全季酒店,已經是22:00,洗澡,睡覺。
10月20日,周五,凌晨5:00起床,此時的沈陽才微微亮,不過路上車已是不少。開車上沈海高速,剛出沈陽的路上,霧氣很大,車速不能太快。一路無話,到營口下高速,已經是早上7:50,行程已經是240公里。
辦完事,等到下午14:30,開車返回沈陽北去坐火車。等到了沈陽,路上接了個領導的電話,等掛了電話,剛好錯過導航路口,真心無語,繼續往前走,因為下班高峰,那個堵車,好在市內路程不算遠,等到神州還完車辦完手續,一看表,離火車開車還有18分鐘,拉著拉桿箱一路狂奔800m,到了沈陽北,取票,安檢,D22正在檢票,還好,總算趕上了。
因為沒有了坐票,買了個無座的火車票。本來以為和高鐵一樣,去個餐車點個餐就能找個座位,等上了火車才發現,那叫一個人多啊,根本沒有空座位,和高鐵不一樣啊?5個小時的站票,從沈陽北到北京,那叫一個崩潰。
總結:
這一周忙忙碌碌,每天都很充實,幸好年輕,要不然真扛不住。不過細細想來,我這么忙碌到底是為了什么,僅僅是為了工作,為了那點工資嗎?
薪水是一方面,因為得養家糊口,等生活。另外一方面,為了自己的成長,就像笑來老師說的那樣,沒有什么比我們自身的成長更加寶貴。工作是一種勞動,包括體力和腦力,勞動是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勞動是促使一個人成長的根本途徑。往更高層次說,工作和生活一樣,都是一種修行,人生不過幾十年,真正能東奔西走的時候,真正能夠奮斗的年齡,也不過三四十年,在奮斗的年紀不要貪圖安逸。經歷過的東西,是一種財富,是一種閱歷。
幾點感想,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協和這種頂級的醫院掛號,用114電話或網上掛號,很費勁。還有一條捷徑,就是用銀行卡在網上銀行掛號,中農工建交都可以,但是銀行卡必須是北京的。因為知道的人少,所以掛號相對容易,而且銀行卡網銀掛號可以在前一天的16:00就可以掛號。
2、去機場和火車站,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機動時間,尤其遇到像“濕就大”這種重大活動,否則極有可能趕不上,或者即使趕上,弄的也非常緊張,
3、出差在外,如果實在是太累,那就索性在當地酒店住一晚,休息完了,第二天再回來,要不然弄的人困馬乏,身體和精神壓力都很大。
4、開車盡量不要接電話,安全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很可能錯過最佳路口,浪費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