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風口,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搭進去了300多萬元,一千多輛單車也不見了蹤影。當然,他也不打算找回來,“當做公益了”。
雷厚義如此說。
互聯網創業需要情懷,從摩拜女CEO胡瑋煒開始,公益就成了這些人情懷的寄托了。
但是失敗了才當做公益,首先這個做公益的動機就不單純,公益并非初衷,而只是這些創業人給自己找的一個臺階,讓自己走下來時,仍然能保留些許驕傲而已。
再有,如果真失敗了,他們所做的真的就是公益行為嗎?先說運營期間吧,單車的每一次使用,都是有用戶要支付費用的,可能有一些市場推廣活動期間可以免費使用,但也絕非出自公益的目的。而運營宣告失敗后,這些單車只能自生自滅,一些單車會因為無法開鎖,無法正常使用,停在公共道路旁影響正常秩序;一些單車會被人占為已有,與共享二字再無瓜葛,這些獨占單車的人,會是需要被公益幫助的人嗎?滋長了不勞而獲的作風,對這個社會本就十分涼薄的公平觀更是雪上加霜的一擊。
所以,不要再拿公益自慰了,公益不能被濫用,這對真正踏實在做公益的人不公平。相反的,只有在他們把共享單車做成功了,才有資格用這件事去做一些公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