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眾籌的基本邏輯有哪些?
中國式眾籌的基本邏輯大致有以下幾個:
眾籌相對論、長板理論、動車理論、三位一體、變外部交易為內部合作、自組織等。
一、眾籌相對論:小錢辦大事,大錢辦小事
傳統方式,要投一大筆錢時會特別慎重,會非常重視財務回報。但眾籌把一筆大錢變成許多小錢的集合,大家做決策的心態(tài)就輕松了。通過這種方式做事,每個人都會變得很純粹,執(zhí)行團隊也沒有壓力,項目運作也更加健康。
同樣道理,因為眾籌成本是相對的,合伙人個人出資少、成本低,但集細流能成江海,總體資金量大,對于眾籌的錢應該怎么用,股東們的緊張度會降低很多。用大錢辦小事,一定能辦得成、辦得好。
二、長板理論: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提出經典的“木桶理論”(也稱“短板效應”),是指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多少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類比到一個組織或個體,說明短板或劣勢部分往往會決定組織或個人能夠達到的高度,所以補短板變得至關重要。
但補短板會耗費組織或個人大量的精力和漫長的時間,導致投入-產出的低效率,進而影響到長板優(yōu)勢的發(fā)揮,甚至會導致優(yōu)勢的浪費和退化。
所謂長板理論,是說只要具備一個強項,把你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就能把其他領域的優(yōu)勢資源都調動起來,組成一個最強陣容。眾籌模式也是這個道理,成功的關鍵不在于補短板,而在于讓長板更長,將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同時通過組合各有長板的合伙人來彌補你的短板。
同時,當你只需要做你最擅長的事情時,你的強項會越來越強,專業(yè)化水平會越來越高,優(yōu)勢會越來越明顯,你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就越來越強,成功概率會很高,做起來也會非常開心。
三、動車理論:平等激活分布式動力源
傳統火車動力源在車頭,車頭很累,各車廂“積極性不足”;動車的每節(jié)車廂都有獨立的動力源,動力效率高。眾籌模式就是要使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分布式動力源,靈活性強、自由組合快、整體效率高。
中國式眾籌之所以能達到類似動車組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平等”,傳統融資是“領投-跟投”的“要錢”模式,眾籌是“等額出資”的“要人”模式,等額出資有效地激發(fā)各個出資人的參與感、歸屬感和榮譽感,形成類似動車組的分布式動力源。
四、三位一體:投資者、消費者、推廣者
創(chuàng)業(yè)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找投資人難,能拿到錢不容易;二是找客戶難,難以打開市場、樹立品牌,把產品賣出去不容易;三是做大難,很容易遭遇“天花板”,很需要各種資源的支持。
中國式眾籌是每個出資人既是投資者、又是消費者、還是推廣者,大大降低了項目初期的創(chuàng)業(yè)風險,很好地解決了創(chuàng)業(yè)難題;同時,對股東來說,所籌即所需,消除了中間環(huán)節(jié),直接享受自己投資所創(chuàng)造的優(yōu)質產品和優(yōu)質生活。
五、變外部交易為內部合作
創(chuàng)業(yè)難,是因為遇到問題時,往往要到處求人、找資源,而外部資源通常很難獲得,成本很高;中國式眾籌是缺什么資源就提前找到擁有這些資源的人來當股東,把外部交易變成內部合作,成本低、效率高。
可以說,眾籌組織既是交易所,又是孵化器,更是一個聚變和裂變的過程。
六、自組織
區(qū)別于由一個權力主體指定一群人完成一項被賦予的任務的“他組織”,“自組織”是指一群人基于自愿的原則主動結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群體認同,為了一個共同目標,產生分工協作、集體行動的需要,進而自定規(guī)則、自我管理。
中國式眾籌的操作邏輯體現了自組織的基本特征:
1、規(guī)則簡明:規(guī)則越簡明就越容易傳播,能夠發(fā)揮大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1898咖啡館的的基本規(guī)則只有簡單的三條:等額返卡、股份均等、3年不倒閉。
2、去中心:去中心不是無中心,而是多中心、動態(tài)中心,形成一個網絡化組織,組織的每一個網絡節(jié)點都可以成為一個相對的、動態(tài)的中心。比如眾籌組織的每一個股東,都可以針對不同領域、不同項目以及各自的特點、專長和意愿,形成各種小圈子,發(fā)起和組織各項活動,產生各種價值。小圈子越多,組織就越有活力。
3、開放透明:眾籌組織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每個出資人不僅是圈子內部的互動節(jié)點,也是內外部對接的樞紐和通道,項目信息更加開放和透明。同時,眾籌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可陽謀、勿陰謀。眾籌項目涉及的人多,想通過眾籌獲得利益,完全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千萬不要隱藏。騙一個人也許很容易,想騙一兩百人是非常難的。
4、自成長:眾籌組織最大的魅力在于不需要一個權威去管理和指揮,平等、去中心的組織設計,去除了絕對權威,激活了大家的參與感、積極性和沉淀資源,其背后的機制能實現自我管理、自我優(yōu)化和快速迭代,集體智慧能夠解決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