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月復盤:結構持續分化,指數震蕩上行
十一月A股市場整體呈現結構分化、震蕩上行走勢。從主要市場指數來看,大盤藍籌指數走弱,上證50跌超2%;科技股小盤股整體更強,中證1000及科創50大漲。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公布,對于貨幣政策的基調出現了偏寬松的表述,在經濟和企業盈利下行、流動性邊際寬松的預期下,小盤成長、TMT成為阻力最小的方向;
2.以美國為代表的海外國家新能源規劃超預期,新能源板塊持續強勢;
3.近期國內點狀疫情頻現,海外出現新冠變異品種,對休閑服務、餐飲食品等消費板塊造成一定沖擊。
11月多數行業收漲,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18個行業上漲,其中國防軍工、通訊和有色板塊表現較好,漲幅均超9%。其中,國防軍工以10.36%的漲幅領漲全行業,主要受益于三季報業績高增、延續較高的景氣度;認為通訊和有色板塊受益于流動性邊際改善和估值修復;反觀采掘等周期板塊繼續收到價格調控措施影響,跌幅超4%;休閑服務板塊方面,主要受到疫情反復的壓力,需求下行。整體大跌近17%。
2.宏觀經濟:“穩貨幣”延續,強調“穩信貸”
“穩貨幣”基調延續,強調“穩信貸”。11月19日,人民銀行發布2021年3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中貨幣政策基調延續“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同時,表述增加了“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與8月底信貸座談會一致。10月社融、貸款增速企穩,但信貸需求仍在走弱,可能主要受涉房貸款拖累(開發貸/按揭貸9月同比增長0%/11%)。向前看,我們認為綠色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有望保持較高增速(9月同比分別增長28%/27%/38%),成為“穩信貸”發力的主要方向。
涉房貸款政策基調并未轉向。報告中定性“房地產市場風險總體可控”,同時堅持“房住不炒”原則,“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反映政策基調可能并未轉向。10月以來住房按揭貸款投放環比提速、開發貸“抽貸”情況有所緩解。但我們認為集中度和“三條紅線”規定對涉房貸款投放仍將形成剛性約束,開發貸資產質量承壓也會影響銀行風險偏好。
專項債發行接近尾聲,政策強調明年初形成實際工作量。此前財政部要求2021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盡量在11月底前發行完畢,從目前專項債發行進度來看,年內專項債發行基本在11月接近尾聲。近期國常會多次提到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并表示:1)加快今年剩余專項債額度發行,做好資金撥付和支出管理,力爭在明年初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2)推進成熟項目開工;3)合理提出明年專項債額度和分配方案,加強重點領域建設。
3.海外:關注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對市場的影響
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觸動全球敏感神經。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表聲明,將在南非出現的B.1.1.529新冠變異毒株列為關切變異株(VOC,Variant of Concern),并將其命名為奧密克戎(Omicron)。該變異毒株是2021年11月24日從南非首次向世衛組織報告,首例已知的確診樣本可追溯至11月9日。初步研究表明,與其他“需要關注的變異株”相比,該變異株導致人體再次感染病毒的風險增加,目前南非幾乎各省份感染該變異株的病例數量都在增加。截至11月28日,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已經出現Omicron毒株感染的案例。
新毒株的危害性仍有待觀察。Omicron變種引起高度關注的原因是其擁有大量突變,該變異株基因中總共出了約50個突變,其中幫助與人體細胞結合并入侵的刺突蛋白的突變有32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毒性最大、傳染性最強的德爾塔變異株的刺突蛋白的突變只有16個,換而言之,Omicron刺突蛋白的突變數量相當于目前流行的德爾塔病毒的兩倍。
然而,Omicron變種的各種傳言仍有待證實。從傳染率來看,南非的傳染率并不能推斷該病毒在其他國家的傳染率,因為當前南非疫苗接種率僅24%,明顯低于歐美及我國。從致病率來看,發現該病毒時間尚短,還缺乏臨床數據支撐。11月28日,鐘南山院士表示新型毒株有多大的危害性、傳播會有多快、會不會使疾病更加嚴重,以及是否需要針對它進行疫苗研發,還要根據情況來判斷。現在下結論為時太早。當前,全球各國均積累了大量的防疫經驗,主要國家疫苗接種率也達到了相當水平,特效藥的研制也有可喜進展,對此變種全球應該重視而不應恐慌,對遏制變種傳播乃至戰勝疫情應堅定信心
回顧“Delta”蔓延時股市表現,新型毒株擴散對A股影響或有限。“Delta”變異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發現,21年5月世衛組織將印度發現的變異株命名為“Delta”變異株,Delta具有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病毒載量高、核酸轉陰時間長、更易發展為危重癥等特點,7月初世衛組織表示該變異株正成為各國主要流行毒株,7月中旬“delta”導致美歐病例激增。受此影響,7月15日起歐美股市大幅下挫,7月19日標普500跌1.6%、道指跌2.1%、英國富時100跌2.5%、德國DAX跌2.6%,其中7月19日道指創下2020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7月中旬美歐股市恐慌情緒并未波及A股,我國股市表現相對平穩,這得益于我國嚴格的防疫管控措施和疫苗快速普及。
4.十二月展望:震蕩格局或持續,高景氣低估值均衡配置
展望12月,流動性的穩健寬松將予以市場底部支撐,但隨著景氣度持續的方向不斷減少,我們認為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將成為驅動市場局部行情的主要動力。結合上文的分析,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寬信用信號,10月社融呈現底部企穩跡象,10%的同比增速持平前值,個人住房貸款環比改善。海外方面,Omicron變異毒株令全球市場情緒波動較大,后續仍需密切關注進展及后續影響。總體而言,受到高基數和經濟增速下行的影響,企業盈利進入下行通道,隨著未來穩增長政策力度逐漸加大,重點關注未來產業政策的支持方向。
行業配置方面,我們認為“雙碳”、“數字經濟”和“科技自立”等將是政策的重點關注方向,從新能源趨勢和新信息產業兩個方向著手配置:1)一方面是布局能夠延續景氣度,前期股價強勢的板塊,典型代表是風電、光伏、儲能和新能源車等新能源賽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大概率再次強調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布局,加上年報業績預告有望高速增長,高景氣度有望延續。2)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在高層的會議中被反復強調,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數字經濟有望成為重要的穩增長方向。以元宇宙、智能駕駛、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5G后周期應用似乎已有燎原之勢,數字基建配合科技新產業趨勢,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明年業績有望穩定增長。3))最后可以關注消費及其他存在復蘇空間的產業。我們認為當前消費板塊的估值調整已經相對充分。長期來看,各個領域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并未發生變化,推薦前期受政策及市場悲觀預期估值相對消化較為充分的食品飲料行業。
附:各大券商月度觀點
中信證券:新毒株沖擊帶來布局良機
11南非新毒株短期對市場情緒有沖擊,但也會帶來布局跨年藍籌行情的良機,中期增量資金布局和年末機構博弈下,以各行業龍頭品種為代表的藍籌主線將更加清晰。
在疫情演變和外圍形勢方面,南非新毒株陰霾短期壓制市場情緒,未來發展趨勢尚不明朗,海外經濟恢復和貨幣寬松退出節奏可能放緩,且政策應對空間已不如前;但是,獨特的疫情防控策略下,中國經濟受新毒株擾動概率很低,在全球供應鏈中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相對增速優勢也更明顯,人民幣資產避險價值將提升,外資對A股的增配可能提速。
國內政策和經濟走勢方面,“以我為主”的國內政策仍有底線思維,對于地產依然維持“托底不刺激”的政策風格;預計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穩增長表態將更積極,提高國內經濟運行逐季改善的確定性。流動性和投資者行為方面,宏觀流動性跨年寬裕,預計未來一年以再貸款投放的基礎貨幣可能超萬億;權益在國內居民大類資產配置中更受青睞,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裕;市場增量資金依然以機構為主導,而年底機構博弈將更注重來年布局。配置上,以各板塊龍頭品種為代表的藍籌主線將更加清晰,建議繼續堅定圍繞“三個低位”布局。
中金公司:政策可能逐步發力,配置向政策預期及中下游傾斜
配置上,伴隨著穩增長預期加強,我們認為今年受到上游原材料漲價、下游需求疲弱、經濟增長預期較差影響而受到估值、盈利雙重擠壓的中下游板塊的配置價值凸顯。我們建議未來3-6個月關注如下主線:
1)高景氣成長產業鏈疊加政策支持仍然是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伴隨著政策拐點臨近,我們判斷“穩增長”目標下宏觀財政支出有望更為積極。在傳統的地產基建空間有限的前提下,我們提示投資者尋找產業本身景氣度較高、符合政策長期目標或短期財政方向的相關產業。我們著重推薦符合“碳中和”政策目標的新能源產業鏈中與電網升級改造產業鏈相關的環節,以及產業升級趨勢中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國產化”進程中有望快速發展的國產零部件等。
2)產業周期有望進入拐點的相關行業。我們判斷明年伴隨大宗商品價格壓力緩解、中下游產業鏈的景氣度有望得到提升,我們提示投資者關注相對彈性更大、需求恢復較好的制造業板塊,包括汽車零部件等。此外,伴隨生豬產能有望于明年見頂,我們提示投資者關注農林牧漁等景氣度即將迎來拐點的相關行業。
3)繼續關注消費及其他存在復蘇空間的產業。我們認為當前消費板塊的估值調整已經相對充分。長期來看,“衣食住行康樂”等各個領域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并未發生變化。我們推薦前期受政策及市場悲觀預期估值相對消化較為充分的酒類、速凍食品等相關行業。
安信證券:結構牛仍在,布局新年
繼我們繼續維持資產荒下的結構牛為A股當前中期趨勢的判斷。進入12月,我們認為風險與機遇并存,目前機遇大于風險。
從機遇來看,12月市場處于業績空窗期,部分市場資金傾向于提前布局明年高景氣賽道,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提升。另一方面,當前市場對于明年年初的經濟刺激政策也抱有較高期待,預計政策預期將會在12月中旬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得以明確。我們認為,當前經濟處于下行周期,尤其是明年上半年壓力較大,政策寬松有其必要性。同時,10月以來以煤炭、鋼鐵為代表的上游商品價格大幅回落;人民幣受新一輪疫情和年末結匯需求上升的影響表現強勢。這都為政策未來的寬松打開了空間。我們預計中國經濟將進入以“總量穩、結構寬”為特征的新一輪“寬信用”周期,可以更加樂觀的看待市場。
從風險來看,新型變異毒株可能為疫情帶來新的變數。我們研判其影響為中性,但不確定性有所上升,建議密切跟蹤觀察變異毒株的最新研究結果,等待新一輪疫情的影響范圍、破壞力和政策應對逐步清晰。另外,當前市場對明年政策預期較高,可能出現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的風險。
配置方向上:一是提前布局明年高景氣賽道,特別是寬信用政策得到確認后,以“寧組合”為代表的高景氣長賽道,以及中小成長、元宇宙等高彈性方向。二是估值合理的下游消費品種景氣改善。重點關注:光伏、新能車、半導體、計算機、元宇宙、白酒、汽車、快遞等。
平安證券:關注政策邊際改善效應
我們認為目前市場環境溫和,建議關注政策邊際改善的效應,把握中長期受政策和產業趨勢驅動的高景氣板塊。經濟環比改善+流動性穩健寬松予以市場底部支撐,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寬信用信號,市場整體有望震蕩上行。結構方面,目前中長期驅動力相較于短期因素更加值得關注,建議聚焦產業升級的三大方向:一是科技創新,包括高端制造和數字經濟;二是綠色轉型相關板塊;三是前期經過部分調整,市場預期邊際好轉的消費板塊。
天風證券:從“信用-盈利”二維框架看A股所處環境
1)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去掉兩個關鍵詞,信用見底成為一致預期。
2)但結構寬信用 OR 全面寬信用——主要取決于出口、制造業和就業鏈條。
3)美國消費→中國出口→制造業投資→就業→DR007,5個數據相關性極強,構成一個邏輯鏈條,目前(7-10月)處于持續超預期狀態。
4)2022年A股盈利預測:盈利增速持續回落,22年Q2可能見底。
5)根據當前的情況(盈利增速下行、信用逐步見到底部,但還沒有擴張,且即便擴張,力度可能暫時不夠大),我們可能正處于【信用收縮后期】向【信用擴張前期】過渡的階段。對應市場可能沒有太大指數機會,更多是結構性機會為主。
6)結構性機會,繼續看好兩個主線:①產業景氣度能夠延續(軍工、鋰礦、光伏、風電、儲能);②困境反轉(傳統汽車及零部件、必須食品、豬肉)。
7)19Q1、20Q2-Q3是最近幾年為數不多的指數級別大幅上漲的機會,即倉位遠重于結構的階段,具備的特點包括:
①天時:信用周期全面擴張;(目前結構性寬信用的可能性更大,除非出口鏈馬上崩盤)
②地利:盈利觸底反彈;(目前盈利繼續向下,預計在22年Q2觸底)
③人和:滬深300股債收益差處于-2X標準差,即指數最有吸引力的位置;(目前處于均值附近震蕩)
宏商研究-更多資訊可打開微信視頻號:談股論經-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