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齡文藝青年們?nèi)P凰的時候,很難不注意到狹窄小道旁邊的文藝小店。有提供焦糖瑪奇朵的咖啡店,有兜售夢露赫本明信片和煙雨鳳凰筆記本的店鋪,還有復(fù)古式的靜吧,常駐唱民謠小眾歌曲的流浪歌手。我每看見一個就按捺不住地想進(jìn)去看看,以至于cc說做文藝的生意真賺錢,專門坑你們的錢。其實cc說的對,這些店鋪只是貼了「文藝」的標(biāo)簽而已,是不是真的文藝不好說,不過既然游客能樂在其中,商家能賺到錢,兩利而無一害,不也挺好么。
「文藝」標(biāo)簽化已經(jīng)是很久的事情了。說起「文藝」,就讓人聯(lián)想到黑白老電影,穿著長裙頭戴寬邊帽孤獨地站立于麥田中的女孩背影,還有若即若離不訴離殤的長句。本來是小眾人群標(biāo)榜自身的玩物,漸漸地衍生出一種類似文化流派的東西。就好像你喜歡搖滾我喜歡民謠,你喜歡郭敬明我喜歡韓寒,它成了一種標(biāo)簽。當(dāng)然它還有多種用途,比如在某人在豆瓣上說自己文藝,不過是為了YP更容易;看見有人在陌陌上的自我介紹寫著文藝,其實就是「雖然我沒有腹肌雖然我是貧乳但是我有內(nèi)涵」的同義詞。
我并沒有資格批判文藝的標(biāo)簽化,畢竟有些時候我也難辭其咎。只是近來隱約覺得文藝的內(nèi)涵似乎應(yīng)該更廣一下。姑且稱上述的「文藝」是狹義的吧,廣義的「文藝」應(yīng)該包涵了所有人文學(xué)的內(nèi)容,音樂劇電影歌曲戲劇電視節(jié)目等等,都被「文藝」所囊括,都可以用「文藝」一詞以蔽之。《羅馬假日》是文藝,《最后的晚餐》是文藝,當(dāng)然《最炫民族風(fēng)》也是文藝。你我所受用的文藝形式不同,并沒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比如我喜歡馮唐的詩句「沒有下體,也能燃燒你」,你嗤之以鼻罵我是流氓,那我也無所謂。因為我文藝是為我,并不是為了你。
記憶里,認(rèn)識的第一個可以稱得上文藝的人,是我爸。我爸會買很多的音樂CD回家,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歐洲的著名交響曲,還有嶺南的葫蘆絲,在周末的早晨放進(jìn)DVD機里。他會從我的房間里拿一兩本《科幻世界》,和我說他所猜測的《三體》的結(jié)局。他還會在夏日停電的悶熱夜晚,從房間的角落里拿出一把破吉他,拍拍灰塵掃出幾個和弦,愉人且自愉地唱幾句羅大佑的歌。可也就是我爸,打麻將能打個通宵,喝酒黃白紅來者不拒三大碗不在話下,吹牛時口若懸河能讓我給跪了。我不由得笑了,真正的文藝是什么,是熱愛生活。
最后,據(jù)我多年觀察和實踐經(jīng)驗來看,文藝青年裝X時要把握兩點:
其一,擁有「一顆文藝的心」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要有「一顆文藝且批判文藝的心」。別人說他文藝,你大聲呵斥他,批判其偽文藝的外表下包裹著的粗俗內(nèi)在,然后在自顧自語略作陶醉地說出自己真正崇拜的文藝,一定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
其二,留心最近文藝界的大事,套用現(xiàn)成的,然后模仿。比如最近馬爾克斯死了,你看沒看過《百年孤獨》不重要,反正看過的人也沒看懂,會套用他的名句就行了。比如:
「多年以后,玖日站在閩江邊寬闊的河灘上,準(zhǔn)會想起父親悠閑地聽著薩克斯版《人鬼情未了》的那個明媚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