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醫療保險在我國都不是熱門話題,一方面因為我國醫保覆蓋不足,商保保費的高門檻導致了中低收入群體缺乏足額保障,另一方面保險業在我國聲名狼籍的過去使大眾不愿意相信體制不是很透明的傳統保險業。但隨著互聯網理念這幾年對大眾思維的沖擊,原本更難的出租車業、電子購物、移動支付、網絡信貸等都通過互聯網思維變成了現實。所以現在很多互聯網先驅把注意力轉移到解決完衣食住行后的另一必須品,保險。
近半年來,互聯網互助保障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根據第三方不完全統計,目前正常運營的平臺有幾十家。這里面也不乏天使輪就拿到千萬元投資的“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的平臺,也有創始團隊來源于傳統保險行業的“資深背景”平臺,也有從主營眾籌業務導入流量的“流量閉環”平臺,互助類平臺今天的市場環境,有點像當年的“百團大戰”。
八方互助就是其中一家后起之秀。為了能夠從同質化的產品布局中突圍,八方互助向用戶拋出了自己的吸睛亮點——設立1000萬元大病保障金,免費為患病用戶承擔部分分攤費用。作為國內首家自掏腰包幫助用戶分攤患病費用的平臺,八方互助總裁楊金衡表示:我們知道,1000萬元和大公司大富豪相比,只是個小小的數字,但這1000萬也是我們辛苦勞動的合法所得,在今天,我們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和責任感,拿出了這筆錢,用于國民的抗癌醫療救助,就是表達我們服務社會的決心和真心。
八方互助平臺上線不到半個月就吸引了數十萬用戶的加入,這跟他們自成體系的運營策略有關。八方互助定位為年輕人的第一份保障,上線后通過和女性平臺“美柚”及知名互聯網品牌“小米”聯合開展運營活動,限時推出“0元獲得最高30萬元的大病保障”活動,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真實、活躍的用戶加入。與其他平臺選擇“燒錢”買流量的方式不同,八方互助另辟蹊徑,希望通過精準的用戶定位及聯合運營,能夠從最初就吸引到那些真正愿意“一人有難,八方支援”的年輕用戶。對此,楊金衡也向記者袒露“未來我們會將重點放在社群運營方面,旨在通過針對性較強的運營方式挖掘用戶的多層需求,并不斷豐富產品形態,全方位滿足用戶需求。”
互助保障的形式就是通過互聯網集聚大批用戶,通過“抱團“和“分攤”,將個體獲得大病保障的成本降至最低。8元加入,最高可獲得30萬大病保障的產品特點,解決了低收入人群沒有足夠經濟能力購買商業保險的困境。另外,此類互助保障還可以與商業保險重疊使用,最大程度降低患病會員的經濟壓力,真正做到讓年輕群體“看得起病”。
目前八方互助已獲來自策源創投、曼圖資本、創業工場、麥剛、Tim Draper、蔡文勝、蔣濤等頂級風險投資基金和個人千萬級美元的投資,同時資金全部由建設銀行監管安全可靠,相比眾多同類平臺有更為雄厚的資金底蘊和風險保障,使得用戶可以完全信賴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