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一個相處3年的舊同事J,今早發來微信向我訴苦。原因是昨日領導讓她在全公司的大早會上做分享。
J其實是一個工作刻苦,認真賣力的女孩。這些年從基層做到管理職,著實有著十分的不容易。工作起初的艱險困苦下,眾人紛紛離開時,依舊留在團隊的是她;冬季天氣里,懷孕6個月,踩著皚皚白雪去為客戶送合同的是她;晉升到所謂的管理職后,冒著暴曬天氣往返于公司和招聘會的還是她。
我奇怪于為什么經歷過如此多艱難困苦的J,為何會對做分享一事找我訴苦。詢問其原因得知,J并非苦惱于做分享一事,而是昨天與領導溝通的過程……
“J,明天公司大早會,你做一次管理職的工作分享”領導告知J
“啊?分享?”由于分享的機會來之不易而且是臨時通知,J有點受寵若驚了。不過要強的她也很想做好這次的分享內容,于是還不知道分享何種內容的J,問領導“分享什么啊?”
話的本意無非是想了解分享的中心思想和主題,誰料想,J的領導卻用指責的口吻說“最近你團隊的業績出色,人員又穩定,所以完全有資格分享啊?難道你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不配到臺上去分享嗎?”
幾句話就如同從天而降的垃圾一樣,砸得J說不出話來。
02
同學L有一個同部門的同事生病了,本以為請了兩天假就可以來上班了,沒想到第三天,這位同事依舊沒有來公司。為此,同部門的幾位同事都很擔心他的病情,我的這位熱心同學L,還特意向直屬上級領導申請說"要不,今天下班,我們幾個同事去他家看看他,順便買個水果籃去慰問一下吧。"
領導冷冷地,說“嗯,也好,去他家看看他,是不是真病了?”其中那個“真”字,特別重音!
L有些不解地問領導“他2天沒來,應該病得很嚴重吧。”
誰料領導卻說“哼,誰知道是不是又去別的公司面試了呢?這也保不準!”
L聽后,不再作聲,轉向默默走開了。
工作時加班加點的做著不少事,卻因為一個小問題,領導就變了臉,以消極的情緒指責你沒有上進心!
曾經一個做管理的同事說:做管理的時候,我們制定的任何制度,后面都要加上一條“否則”的規定。也就是沒有做到的話就采取某種懲罰措施!這樣,每個人也就都會遵守規定,也才能被信任了!
此話一聽,我瞬間蒙圈。難道懲罰才能換來信任,我們友善地去相信每一個人就是傻瓜嗎?
有一類領導,就是這樣一類人,你兢兢業業地工作他不會相信;你有萬不得已地特殊缺席,她便又一次驗證了自己的懷疑:看吧,他就是這樣不值得相信的員工。
中國自古有一句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說到這里,我腦海里最先浮現出來的便是曹操。
三國中,有一段是曹操攻打東吳,啟用蔡瑁和張允兼任水軍都督,負責操練水軍。周瑜則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的致命弱點,誘使蔣干使用反間計,使曹操中計殺掉蔡、張二人。應該說火燒連營、赤壁之戰大敗與曹操的多疑都有著株連關系。
其實對于蔡、張二人,曹操可以說就是他們的領導,而領導多疑,不僅致使下屬丟了性命,也使自身損失慘重。
回歸到當下的現今社會,出現了很多領導,花了大量的時間做團建、搞研究、組團隊,但是最終也沒有搞明白,什么才是一個領導應該真正關心的。其實你的下屬,并不關心你在團隊建設當中能夠一餐花費多少錢,真正需要的是你作為領導的同理心和關愛。最重要的也是理解和包容。
猜忌和懷疑只會用來無形的傷害同一陣線的人,并不會帶來更緊密的親切關系。
以自己最負面最消極的視角去一視同仁每一個下屬,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且畸形的態度。
作為一個領導,學歷可以不高,能力可以提高,但是最基本的尊重他人的心態要始終擺正,要擁有一個更廣闊的格局。而非懷揣著猜疑!一句“分享什么呢?”不代表我是不思上進的,連續幾天的缺席工作也并不代表我就是要去其它公司去面試!這樣的消極情緒,從何而來呢?難道作為領導,你首先不自信于自己的行業和公司了,才會懷疑員工也要謀求其它的發展平臺嗎?如若真是,那你現今的處境也并不值得我等追隨啊……
領導們,請不要再作“懷疑幫”!不要再讓一心一意工作和心心念念的員工傷心了!
愿你我今后都不要再有這類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