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來日方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文是子若有閑原創,歡迎分享

公號轉載請注明公號:子若有閑

? ? ? ? ? ? ? ? ? ? ? ? ? 作者:子閑

我奶奶,60歲之后,就開始吃素念佛…

每年我大老遠回去看她,只叫了她一聲后。不是坐下慢慢說話,而是拿集福本出來,讓我給我的小家,小家里的每個人捐福。就是認捐份額,我自己認認真真寫上小家里每個人的名字和金額…

然后就是拜拜…在奶奶家堂屋正對面設的,高高在上的菩薩腳下,我跪在奶奶精心編織的,草蒲團上。雙膝額頭雙手著地連拜三次,心里同時許著自己的愿,希望來日菩薩能保佑我實現…

這些都嚴肅虔誠連貫做完后,奶奶才會讓我坐下。用紅芍藥花白瓷盅給我倒燙燙的,加了白糖的水,用匙子攪勻給我喝。才開始慢慢說說話…

前段時間,90歲的奶奶與死神初次交手,最后奶奶凱旋回來。回來后的奶奶,完全換了個人…

一場戰役后的奶奶,幾乎耗盡她元氣。勤勞不肯休的她,開始整天趟床上不得起。一輩子舍不得罵子女孫輩的奶奶,趟在床上,嫌我小姑做事動作太慢,說她:你是命好,生活在城里,你在農村怎么活,做件事哩哩性性的(哩哩性性就是慢的意思)。她嫌小姑照顧她時,動作慢了。她開始嫌這個那個。她開始吃葷了。開始吃水果了。答應到城里生活了…

生病前…她整年整年的吃素,不吃水果,蔬菜也少吃。一日三飯,主要是自家泡菜配稀飯,要不就是敬佛的麻油伴飯。不坐車…從年輕時就很少去鎮上的她,難得去一次,都是走一個小時左右的路去。一路上大車過去,留下一路風沙陪她寂寞前行。堅決不進城…她的子女,孫輩,陸陸續續在城里安營扎寨,叫她出去各處走走,住住。她總說天天要在家敬佛,保佑你們來日幸福。她說坐車頭暈,受不得熱鬧,吃不慣你們那些飯…

就這樣,她與爺爺,一直在冷清高大原木搭頂的老屋里,相依相伴,一起守黑夜,一起看太陽起來又西下。她天天吃素念經,念的是她的子孫來日方長的好日子,念她與爺爺來日方長的好身體…

在她的來日方長里,爺爺悄悄的就走了。爺爺走后,后人給他撫靈安息的五天里,他安靜地躺在堂屋正中,奶奶帶痛躺臥里間的臥房。自始至終沒有力氣起來,再看看她的老伴最后一眼,也沒來得及話別。她就這樣安靜躺里間房,頭腦清晰地聽著她的子孫給爺爺操辦后事。聽爸說,奶奶在里屋悄悄哭了幾次…

爺爺后事操辦完的當晚,奶奶主動找子孫們談話了,她說要去城里住了,也開始吃暈了…

在五個子女一翻商量后,隔了一天,就帶著奶奶進城,暫先住到一個姑家。擔心她不適應坐車,車開得很慢。到了姑姑家,椅子推著她這間房那間房的看,她不停地說,這好那好,說這干凈那干凈。吃飯時,又不停說這好吃那好吃。在浴霸與電熱爐的淋浴房,兩個姑姑給她洗澡,第一次用熱水器,在窗外寒冬,窗內曖曖的房里,享受著此刻的幸?!?/p>

在每天的照顧中,奶奶開始慢慢自己起來,這間房到那間房,開始自己起來坐桌邊吃飯。她開始想到各家去看看了…

奶奶由完全寄希望于,來日方長,到現在過好每一天,不再想來日的事了…

我爸也是,說帶你去北京看看天安門吧,他說以后再去吧…

很多粑粑麻麻常掛嘴邊的話:等孩子長大了,我要去到處走走…

等我有時間了,我要干什么…

等我空了,去看你…

我之前說等我50歲后,就開始寫點東西了。以為到50歲,就可以寫出有深度的字了,總覺得現在沒想透徹,還不知怎么來講好一個故事,50歲就可以了…

看大家都在跑步了,就想等天氣好了,等買雙合腳的鞋了,等我不用煮早餐了,等...

總覺得今天有忙不完的事,今天總沒有心情,今天總是時機未到…總以為,明天是大海,什么都扔給他,他足可以容下今天所有的期待…

明天只是再一個今天而已,他也脆弱小氣得不得了…

明天不是來日方長,哪有什么來日方長。只有今天才是穩穩的幸福,妥妥的好日子…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