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溪從村子南邊廣茂的山巒深處發源而來,蜿蜒的淺流穿村而過。溪流的洄漩處,群山環抱中有一小塊盆地里,多年來聚居的人們形成村落。不知是因溪里魚兒多,還是村子形似臥在群山中的一尾魚,村子名為魚兒山。村里冬暖夏涼,四季分明,少有天災,雨水豐沛,是一塊育人的富地。
緩緩流淌的溪水窄且淺,清澈泌涼,猶如山澗的清泉。光滑圓潤的鵝卵石均勻的鋪陳在水底,像天然的按摩石毯。兩岸高聳的深黛色山峰在水中映下綠色的影子,使得透明的溪水泛著淡淡的綠意,更顯得干凈。
溪邊長大的村里人幾乎個個都會水,一到夏天,小孩和年青人都會去河里洗冷水澡,甚至從會走路的小孩到白發卻矯健的耄耋老人也會在水溫適宜的時候泡一泡。十來歲左右的孩子更會在下午的大太陽底下戲水,曬得一身的皮膚油光黑亮。這樣的鍛煉,也造就了村里人黝黑而健康的體魄。記得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從端午漲水過后一直洗到中秋時節的秋意深濃,洗完澡秋風吹得瑟瑟了才罷休。
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的多,最近因為大水沖毀了部分河堤,在修復河堤時挖沙改河道,使得村子中心點的水中夾帶了渾濁的沙塵,只能走到山林深處的上游才有清水。吃過晚飯,我們家三五個十余歲的表侄女會一起相約去上游。經過十來分鐘在熱氣騰騰的水泥路上汗流浹背的行走,隨著兩岸的山峰越來越高,暑氣漸漸褪去,繞過正在修筑的河堤,待見到那清澈的溪水時,覺得之前拋灑的所有汗水都是值得的。
飛飛已經兩歲了,我會牽著他的手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走。但他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圍的石頭、野草、蝴蝶等等吸引。一塊普通的石頭,他會撿起來說這是槍槍、飛機;白蝴蝶在野花中飛,他會告訴我是蝴蝶,然后看上一會兒。我不得不提醒他姐姐們已經走很遠了,最后不得不讓爸爸抱著他跟上遠去的隊伍。
山林深處有一座石頭小橋,橋下有一潭清水,一米多深,這就是我們洗澡的地方了。山間的水較大河里的水溫度要低,下水需要勇氣,但已經習慣了的小孩子們毫不在意,一到水邊,甩掉拖鞋,就爭先恐后的躍進水里,像魚兒一樣的肆意游來游去,互相拍打水花,笑聲在山谷中回響。飛飛則喜歡在淺水邊走來走去的玩水,僅限于腰身以下的水位,時不時的看爸爸從小橋上一躍而下,便呵呵呵的開心著。
自從家門前的小溪禁漁后,看到的魚兒就越來越多了。在河里洗澡時,魚就在腳邊左沖右竄,快速逆水而去,瞬間就不見了蹤影。有時坐在水中納涼,不多時,一種花魚兒便會大膽的來啃咬我們的手腳,氧氧的,我們也不動,好奇的看它到底在我們皮膚上吃到了些什么。站在家門前的椿樹下,有時會看到一條肥碩的手掌長的魚在灘上追逐著小魚,肆意的游來游去,激起層層水花。有時我們會帶著飛飛在溪邊捉蝦米和小魚放在小臉盆里玩,起初他玩得很開心,不一會兒就開始搗亂,把魚全倒回了水里,然后姐姐又重新捉蝦米,他再倒進水里。
漲水過后,水泵房的水庫下面沖起很深的水潭。傍晚乘涼時,一個人在潭上釣魚,本是乘著河邊涼快,順便釣魚,沒想到竟會一條接一條的扯上許多條魚兒。頓時潭邊就熱鬧了,圍觀的人一下就多了兩圈,一些住得近的迅速回家取了釣桿加入垂釣的隊伍,潭邊一下就多了四、五根釣桿,魚兒卻不見少的一條接一條的釣上來。從那以后,傍晚洗冷水澡時,沿河的水潭經常會看到靜靜垂釣的漁人。
水泵房的水庫坪中央不知什么時候出現了一個彎曲的小裂縫,水從里面咕嚕咕嚕的冒出來,形成兩朵小蘑菇。飛飛對釣魚這種需要耐心和安靜的游戲似乎興趣不大,不一會便跑開了。而咕嚕咕嚕他卻很喜歡,把手放在咕嚕咕嚕上,感受微小而綿薄的水壓,他會呵呵呵的笑個不停,然后試著用小石頭改變咕嚕咕嚕的形狀,更會一屁股坐在咕嚕咕嚕上,也不管自己穿著洗完澡后剛換過的干凈衣服。
洗完澡后,我們散步的地方多在河邊或是河堤,畢竟涼快。熱衷于廣場舞的大媽們則仍然堅持飯后兩小時的廣場舞。村委會門口的水泥坪溫度很高,跳完舞回來,衣服頭發全濕了,濕紅的臉上還勿自的往外突突的冒著汗水,好似剛蒸完桑拿。看在她們這么堅持的付出下,我都會恭維一句:“你最近瘦了好多。”她們往往會摸摸腰上貌似小了點的救生圈,口是心非的笑著說:“沒有吧,好像還一樣啊!”
立秋的前一天,傍晚的天空異常的黃。老話說:人黃有病,天黃有雨。第二天早上騎摩托車去上班時,微涼的風夾帶著絲絲細雨吹在手臂上,告訴我,秋意漸近。晚上回家時,昏黃的路燈下,或青或黃的樹葉卷曲著零散的落了一地,陣陣秋風吹得路邊的梧桐樹婆娑亂舞,抖抖索索的好似在惋惜今年夏天的淺薄短暫。
這場秋雨罕見的漫長,斷斷續續的延續著立秋后的日子,真真是天涼好個秋。自此,小河的傍晚便日漸安靜。
ssion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