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寫作,截止今天,已經持續2個多月了,原先的初衷是為了記錄自己日常的一些反思行為,為了更清楚看一些事情,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借助寫作,清晰明確的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并將結果與自己的行為進行匹配,看是否所言即所行。
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不少,同時,更多的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就像老婆跟我說的,你寫的很多東西看起來都是講道理的,講概念的。這些東西看起來非常的累,是不是應該寫點敘事的或者其它的。她的分析不無道理,確實是這樣的,我每天寫的東西都是隨機的,漫無目的的,有時候是對自己做事的分析,有的時候是對他人做事的分析,還有時候是對一些觀點的分析。我曾經以為,我通過記錄這些,就可以讓自己更加清晰的了解事情,并為之做出正確的判斷。事實證明,我的本意過于理想,我一廂情愿的認為只要將錯誤的做法記錄下來,就可以提醒自己,使自己遠離錯誤。實際上是,我記錄下來的,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很多時候只有在寫過之后的那幾天會比較在意自己的做法,并沒有完全被自己吸收,成為自己的日常行事準則。所以也就看上去是自嗨的行為,而且自己也一陣子停留在這種自嗨的美好感覺上。
這個思路要調整,這已經遠離我原來的方向,這行為只是讓自己看起來好像是對的,讓自己感覺自己是對的,這個很可怕的,這個幻覺如果過于強大,自己會漸漸的沉浸在這個不會受到傷害的幻境中。
接下來,我嘗試著進行一個改變,我的調整是這樣的,我每周對自己的做法進行7天的反復思考并記錄下來,每一天都用一個我認為是正確的標準去踐行,這樣嘗試一段時間后,再來看看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也可以這樣認為,過去是為了追求數量,而忽略了質量。但是當只有數量,沒有質量,是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也意味著數量越大,我所花的時間和精力越多,被浪費的也越多。放慢速度,將質量提高,可能在前期會比較慢,也許根本顯示不出來,這就好比蓋房子,前期的地基階段是緩慢的,也是最至關重要的。
很多時候,會落入到這么一個循環中“由于落后較多,急于追趕,于是出于本能的想找捷徑,當一段時間后,發現那個捷徑反而拖累了自己,讓自己更加的落后了”,如何讓自己不落后,文字描述非常簡單,讓自己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行動,不要在意某一階段的排位,因為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路上時,你就不太會在乎自己是在哪一個位置。
從明天開始,換一種自嗨的方式,讓自己放慢腳步的自嗨,真正的去體驗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