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若清風
圖:戴戴
在這里,只講述小人物的平凡故事!
你若有故事,歡迎來聊!
本期嘉賓:戴戴??工作在深圳??89年生人??繪本老師
導讀:我們曾經在一個讀書微信社群認識的,她的朋友圈都是關于孩子讀書相關的照片,我一直以為她是一個全職媽媽。深入交談之后才知道,他一個時間自由的繪本老師,而且這正是她的熱愛,只是這一切來之不易!
知道她是一個繪本老師后,我便開門見山的問:你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嗎?
戴戴:我對現在的工作是90%滿意,已經很知足了。因為是自由職業,只要出去做讀書會活動,不用坐班。干完活還有2/3的自由時間可以陪孩子,能平衡家庭和工作,挺開心的。
我:你是畢業后一直從事這個工作嗎?
戴戴:我是日語專業的,畢業后一直在日企或者民企做日語相關的業務跟單類工作。在日語行業工作了八九年,今年29歲,好不容易才轉行到自己的愛好——繪本相關的工作,所以倍感珍惜。
我:很多人都想轉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你是從什么時候認定自己要做繪本老師的呢?”
戴戴:我結婚比較早,23歲就生孩子了,現在孩子6歲上一年級了。一有孩子后就逼迫自己成長,也發現陪孩子讀書的過程中自己愛上了繪本,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是有一些天賦的,比很多年齡大的媽媽都做得好,于是2016年辭了日企的工作,想做跟早教相關的行業,但當時還是不明白具體要做什么,只覺得要在早教這塊發展。然后2016年5月進入了一家英文繪本館工作,做課程顧問。但工作三個月后壓力太大,直接病倒了。
病倒以后休息了兩個月,病中明白了我不是英語專業,在英文繪本館無法做老師,所以我就決定放棄英語相關的早教,去面試語文老師。當時在深圳也找到了一份補習班語文老師的工作機會,但因為補習班都是周末上班,陪得了別人的孩子但必須犧牲自己的孩子,于是放棄了。又繼續找五天八小時的日語類工作,這樣下班時間和周末時間可以盡心陪伴自己的孩子。
就這樣重新用日語工作了一年半,中間并沒有死心,一直陪孩子讀繪本,一直想找興趣相關的工作。2017年3月加入了一個讀書會,認識了一些同類的朋友,6月又誤打誤撞加入了一個閱讀推廣人學習班,學了一年,今年拿到畢業證的時候我已經在繪本這塊非常專業了,于是跟日語工作的緣分也走到了盡頭,決定辭職做全職媽媽,不做這份無聊的工作了。
幸運的是當時我寫了要做全職媽媽的文章后,感動了很多朋友,因為朋友圈加了很多愛繪本的媽媽們,有一個朋友介紹我去做繪本老師,我就抓住機會通過了面試,也就是我目前的這份工作。所以全職媽媽做了不到半個月就又開始新工作了。這次轉型比2016年來得穩妥,我覺得可以長期做下去。
“慶山是我喜歡的作者,她的這本《得未曾有》我曾每一章都認真做過讀書筆記,她說過寫作是一種燃燒。所以,當你問我最后一個問題的時候,如何定義“成功”,其實在我的心里,我早就忘了問自己是否要追求成功,倒是洗澡的時候會時常在內心問自己,如果活著的日子不久了,你滿意現在的生活嗎?我想目前的生活是一種綻放,或者燃燒,我爭取今后綻放得更自由自在。在我眼里,這兩個詞可以取代成功。”
我:你其實還是一直在尋找一份自己喜歡做的工作,當時為什么要做全職媽媽呢?是如何考慮的?
戴戴:我一直沒停止過抗爭,重新用回日語的一年半時間,我不停地在前程無憂搜過繪本老師、童書、閱讀、等相關工作,面試過離家一個半小時車程內的所有跟繪本相關的工作。知道附近有哪些繪本館,童書館,他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跟我的個人屬性是否契合。大部分面試都通過了,別人都認可我,但因為周末要上班我都放棄了。這是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教訓,千萬不能因為工作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當時做全職媽媽只做了半個月,是因為想選擇更難的那條路。天天在公司五天八小時的那份跟單工作讓我很頭痛,上司經常故意找我麻煩,但很明顯我做得比她優秀,可我又不喜歡在領導面前表現,我在公司沒有想要升職的渴望。所以不止是人際關系的問題,其實是內心對愛好的熱愛已經非常旺盛,于是對本職工作的熱情也就枯竭到了無法繼續下去的程度。
又因為工資不高,我算了一下還有老公在上班,我不工作也不至于很難堪,還能繼續過日子,又和讀書會的朋友溝通過我今后能做什么的可能性,當時手頭有一份兼職工作,教日本人說中文,也能讓我有點安全感,不至于完全無事可做,所以就辭了。
“這是我臨摹畫過的畫,畫畫零基礎,只是看書自學。今后希望一直保持好奇心,發展更多從未接觸過的愛好。”
我:你說是?90%的滿意,這份工作什么地方讓你不滿意呢?
戴戴:100%是不可能的嘛,因為自己做老板也不能100%滿意呀,90%是因為老板安排給我的活動并不太多,所以還要做一小部分公司其他合作的項目,跟繪本無關,剛開始有點煩惱,不過現在已經處理好了。還有就是這些活動都在深圳市內,我住在郊區,每天一場活動別看只有一個小時,我來回車程都要坐四五個小時。像這次我連續出門10來天,感覺整個身體都累了,有點覺得力不從心。
不過所謂的力不從心也是我自己找的,因為我面試過很多繪本相關的工作,和閱讀推廣人的同學里有人脈,我的新工作才接手三個月,就有兩個朋友介紹私活給我接,一場讀書會也是幾百塊。工資有提高了,但因為活動做多了,身體會比較容易疲憊,反而沒有以前一個月做一次讀書會時的成就感和快樂。
我:看來即使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有不喜歡的部分,只要工作主體內容是喜歡的就可以了吧。記得你說自己平時也寫作,都寫些什么呢?
戴戴:其實你這個想法我2016年大病初愈的時候也有過,我還寫在紙上和我朋友看,她說熟人可能不愿意配合你采訪,但網上有信任程度的陌生人會比較容易。所以看到你實現了我曾經的一個想法,我也特別想成全你,希望你這個計劃做得越來越好。
我自己一般是寫自己的一些想法,真實的感受。主要是圍繞四點:1.孩子育兒相關,2.和老公和婆媳關系相關的生活,3.自己的一些工作或者生活變化,4.一些我的讀書筆記和陪孩子讀繪本的書單推薦。
總結到一點就是自己的真實生活。很多人說喜歡看我碎碎念,會有共鳴,朋友圈里有80個人關注我的公眾號,還挺開心的。
我:其實我前幾個都是身邊熟悉的人呢,他們都很愿意,也不會聊太隱私的內容。現在的想法是聚焦一些過著自己喜歡生活的人,做著自己喜歡工作的人,或者經歷很多,對生活有深刻思考的人。像你這樣轉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經歷,非常值得別人去學習和思考借鑒。采訪這件事很有意思,從很多人身上都可以反觀自己。你對自己以后有什么規劃嗎?
戴戴:我都想到你問這個問題了。曾經聽過一句話,就是說26歲和29歲是最不安分的,因為在30歲之前,很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會付諸行動。我終于在30歲之前轉型成功了,這份工作能讓我認識很多繪本行業相關的朋友,里面會有幾個將是我今后的合伙人,我們可能會一起做一些跟繪本相關的商業合作,但閱讀相關的課程都不太賺錢,只有情懷沒有盈利是目前最不敢創業的一個原因。先積累幾年做讀書會的經驗,久而久之,前路就會越來越清晰的吧。就算什么都沒做成,我也陪孩子每天閱讀著長大了,這就是愛閱讀最大的饋贈吧。
“這是在日本的同事拍的風景,我一直想去日本,不是像別人一樣隨意地旅游,我是想居住一段時間,若有機會有條件再去當地當一回學生,深入學習繪本相關的知識,或是其他感興趣的愛好,那這輩子就不曾虛度了。”
我:是的,很多時候每個人并不清晰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么,但是隨著閱歷增多慢慢會清晰起來。我還想知道是不是因為你的轉型過程中沒有太大經濟壓力,所以你可以不斷嘗試?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呢?
戴戴:我覺得是一種本能促使我不斷嘗試,這是天生的。很多次,從小到大,我一到傍晚就會莫名覺得不安,如果那天稍微做了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內心就會無比心安。這種不安會一直驅使我鞭策我前進,告訴我一定要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所以就算暫時沒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我的朋友們說,你也一定會有其他出路的。其實剛開始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烘焙,瑜伽,畫畫,寫作,閱讀都嘗試過。我也想要朝那些方面發展,但最終資質不夠,發現最適合自己發揮優勢的還是親子閱讀,而且深圳的閱讀氛圍濃厚,政府會舍得大力投入,我們后面會有很多機會,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至于經濟壓力的話,它是有的,但我個人比較豁達,我們一家都比較豁達吧。第一,源于我對物質追求不高,我不買什么化妝品,從小父母對我很大方,雖然家里經濟條件不算好,但我從來沒覺得自己物質匱乏,所以父母在金錢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
其次,就是2016年那次生病讓我看透了一些,活得比較通透。我內心認為重要的東西才值得追求,大家都在追求的車子房子什么的對我來說其實沒有那么心動。
最后是我對孩子教育有種非常強大的自信,很多人表面上說買房是為了孩子,在大城市沒有房子孩子沒法讀書。其實我不是這樣想的,我覺得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媽媽給的。我們現在在深圳租的房子,孩子的學校也不是公立學校,積分差0.1分就進入公立了,我和老公都沒有抱怨,因為我覺得,我這個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學區房,不論在哪個學校,兒子都不會比當年我們小時候的條件差,所以他一定會很優秀,因為有我的耐心培養。
我:我看到身邊的很多人一旦結婚后就每天為了生活奔波,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是也無能為力,他們不敢去嘗試,因為要還房貸,要養家。你們買房子了嗎?生活不會有來自這些的壓力嗎?對未來不焦慮嗎?
戴戴:沒買房,也沒打算在深圳買房。我老公家在清遠,那里是旅游小鎮,風景很好。我們打算在家里建房子養老。但其實我對房子內的居住舒服指數要求蠻高的。比如別人來我家會說,這是你買的房子嗎,這么漂亮。我覺得不能說同齡人買了,我就要跟風買,我想等孩子大了,我和老公慢慢建造一套我們自己的房子,按自己的心意,有書墻,有花園,很文藝很書香氣息的。
我:最后一個問題,你如何定義成功這個詞,什么是成功?你目前的生活算是成功的嗎?盡管我似乎知道答案,但是我還想問問你。
戴戴:2014年我剛進一家大型日企的時候,我會為了融入同事們討論打扮外表的氣氛,想著去矯正牙齒變得漂亮一些,現在我每個月十多場讀書會給孩子們講故事,哈哈大笑做各種表情也從來沒擔心過自己的牙齒不好看。成功來自于內心對自己的認可吧,我這么努力只為追求自己喜歡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不隨大流買房買車,我覺得也是舍棄了很多才得到目前這種狀態的,這份工作在外人看來仍然是工資不高比較不務正業的。但求仁得仁,我想要的我都在爭取,也已經得到一部分了,我知足了。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以這種沖勁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他的媽媽做到了,他一定更加可以做到。
我:謝謝你,戴戴。你的故事給我很大鼓舞,我想也能夠給很多人鼓舞,讓更多人勇敢去嘗試自己喜歡做的工作。
戴戴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工作和生活著,她從未放棄過對內心真正熱愛的工作和理想生活的追尋。成功不可以復制,但可以借鑒。我們談話中她總是很細心的在出現錯別字的時候撤回重新發我一次,而且每次都是一長段文字。我沒有過多的整理,甚至都不想刪減任何的文字,只想還原她最原始的思想。
有些人注定要掙脫現實的束縛找到自己熱愛的生活,去努力實現心中的理想,戴戴便是這種人。很多人也許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但是只要知道自己不喜歡什么,慢慢的去探尋,最終一定會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生活本來就是一場自我探索之旅,不是嗎?
摩西奶奶曾說:“做你喜歡做的事就對了,哪怕你已經八十歲了。”送給戴戴,也送給看到這篇文字的讀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