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處于某種狀態之中。
人在天地間,從生到死,概莫能外。
好多時候,人們有意識地做某事,就是為了進入某種狀態。
比如喝酒,或為助興,或為澆愁,或為忘憂,都是為了進入那種狀態。酒中君子,深解其味。
所以說,有些酒量的人花費比較大,因為要比常人多耗些杯中物,才能進入想要的狀態。
類似的,癮君子無法自拔,也是為了那種high的狀態,實在讓人貪戀。
老僧入定,物我兩忘,是一種狀態。
達摩一葦渡江,履水如夷,是一種狀態。
風不動,旗不動,心動,也是一種狀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教練的作用不是為了教給客戶答案,而是為了讓客戶進入狀態。
萍水相逢,三言兩語,教練不會比客戶更了解自己。
客戶對于自己遇到的問題,所面臨的挑戰,通常比較清楚。
甚而至于,問題的答案,在客戶的潛意識中,也是具足的。
進入了狀態,也就明其心而見其性了。
問題的提出與剖析,解決方案的列舉和匯總,都是客戶自己作出的。
而教練的角色,只是使用適當的語言和語氣,描畫出適當的語“境”,客戶徜徉其間,平和自在。
明月照人,清風拂體。
進入狀態,蓮花自開。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