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覆蓋數+馬甲+技術流”是如何從紅海中趟出一片藍天

扒完麻袋理財的“技術流”打法,怒談氧氣聽書的“馬甲+技術流”推廣之道,自以為騷年們的腦洞已發揮極致。今天看完查違章的數據,公子不得不搖頭感嘆,“查違章,您!簡直了”。

所有的數據和真相一致表明:羈絆與風險永遠不是推廣的紅線,用戶為王才是互聯網乃至移動互聯網的真諦。今天公子將以查違章為例,扒一扒“關鍵詞覆蓋數+馬甲+技術流”是如何從紅海中趟出一片藍天。

爆點1:關鍵詞覆蓋數848個,Top10的有211個

在App Store中搜索“理財”關鍵詞,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查違章-全國免費車輛違章查詢”,一款車主工具軟件霸占熱度高達9000+的超高熱度詞第一位,不經讓人雙眉緊湊。

查看詳細數據,其關鍵詞覆蓋數竟高達848個,Top10的有211個,雖說關鍵詞覆蓋數1800+的應用不在少數,但對于今天的“查違章”來說,此等異常需慢慢道來。先看兩張圖,圖1(“理財”關鍵詞排名);圖2(查違章關鍵詞覆蓋數)。

從蘋果的檢索規則分析,通過優化Title和Keyword,關鍵詞覆蓋數理想化也就500左右,遠遠無法達到800+的水平。

針對此點,公子曾在《【文公子ASO課堂】第八講:榜單排名劇烈波動的因素》講到:App的開發者很好的利用了蘋果規則中的漏洞,這個漏洞是蘋果審核人員和iOS客戶端人員是相對割裂的,彼此之間的溝通不是很有效導致的。而這些漏洞又被App技術開發人員所利用,從而導致出現這么多關鍵詞覆蓋數過千級的產品。

查違章的開發者們很好地利用了這個漏洞,將旗下三款產品的關鍵詞覆蓋數都做到700+,企業開發者有兩款:“查違章-全國免費違章查詢助手”和“違章查詢-微車2015完美版(支持9折加油站、查違章繳費)”;個人開發者有一款:“查違章-全國免費車輛違章查詢助手”。

爆點2:馬甲賬號上陣,風險轉移持續吸量

在對“查違章”分析時發現,該公司旗下擁有企業開發者產品兩款,個人開發者產品一款。企業賬號產品“查違章-全國免費違章查詢助手”和個人賬號產品“查違章-全國免費車輛違章查詢助手”沒有任何區別,僅開發者不一樣。公子初步預估,兩款產品用的是同一套數據后臺,意味著用戶是相互相通(見圖3)。

產品做馬甲毋庸置疑,在App Store封閉的體系中,蘋果的霸權主義時有體現,輕則清榜,重則下架封號,甚是傷透了開發者們的心。為了讓產品在遭受突發情況后依然被用戶檢索到,“一個應用三個包”的常用馬甲打法便在業內盛行。

“查違章”比較巧妙的是不僅利用蘋果漏洞增加所有應用的關鍵詞覆蓋數,也利用馬甲去嘗試“技術流”手段,在保證主應用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飛速提升關鍵詞排名獲取流量,流量轉化帶來下載激活量。

在文章的后半篇幅會重點講“技術流”手段。

爆點3:一夜之間超高熱度詞排名從幾百名開外躍至Top2,大佬也汗顏

App Store的用戶流量主要流向編輯推薦/榜單排名/熱搜榜/關鍵詞排名,其中關鍵詞排名占據了近70%的流量大頭,超高關鍵詞成為各家App爭相搶奪的陣地,難度之大,想必身陷其中的各位伙伴能深有感觸。

“查違章”能一夜之間將10個熱度近7000+的“行為詞”做到Top1,若干超高熱度品牌詞做進Top2,甚是驚煞我輩騷年。先看數據圖,稍后詳細分析(見圖4和圖5)。

10月21日核心關鍵詞排名從幾百開外上升至Top2,并維持近一周時間;10月27日,排名下跌,又開始優化排名至Top2,并維持至現在。

這種非真實用戶導量的形式業內稱之為“技術流”,俗名“機刷”,可簡單理解為在PC端通過插件控制iTunes并不斷切換賬號搜索某個定向關鍵詞下載App。

這種方式的操作原理和熱搜榜的操作原理一樣,一般能做關鍵詞排名優化的,也可以做熱搜榜單。

效果:從每日幾百個新增到每日6000+

大量超高熱度行為詞和品牌詞穩居第1位和第2位,帶量的吸量情況又究竟如何呢,看看數據就能知道大概情況。

操作時間節點是在10月21日,下圖是優化前的排名情況:效率免費榜第175,每天也就三位數的新增;優化后,10月22日快速進入總榜免費榜,并基本穩定在400名左右的位置,自然新增量大概在6000+(見圖6)。

打法:“關鍵詞覆蓋數+馬甲+技術流”

利用漏洞提升關鍵詞覆蓋數,盡可能覆蓋更多的高熱度行為詞和高熱度品牌詞;安置馬甲,用于規避風險,前提是馬甲的賬號需與主賬號不同,否則馬甲的替代品功能就消失了;通過“技術流”手段快速提升超高熱度關鍵詞的排名,獲取曝光,轉化成下載激活量。

“查違章”的系列打法,將這套如履薄冰的推廣之道應用到極致,作為圈內的運營喵一枚,也不得不佩服他家的膽識和策略。當然,這種超常規的技術手段并不是持續的,隨著iOS系統的不斷調整完善,技術性的操作空間也必將越來越小。基礎層面的關鍵詞優化和真實用戶的導量優化才是ASO優化的持久之路。

AppStoreNotices@apple.com。AppStore應用存在侵權問題,可直接投訴,如果發現某App把你的品牌詞做到第一,就可以通過此郵箱投訴。

*本文作者文公子是來自激勵型移動應用推廣平臺“友錢”的人氣小鮮肉一枚,交流ASO方面的內容可以添加他的個人微信nokia0729(請注明公司職位和咨詢內容)。轉載需獲取我們的許可并注明來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