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在聽某個國外的大拿講專業知識時,就見識了在屏幕上邊畫邊講,講完也畫完,最后留下一張紙囊括所有要點。奉為神人。也自此種草VTC(視覺記錄,視覺引導)。中間經歷多少曲折暫且不提。
話說去年阿翔老師剛試水網課,我就喜滋滋地報了名,大拿啊,專業啊,又教各色藝術字體,又教視覺記錄,還在線授課,上課多么靈活,多么符合我的需要??!
剛開始勁頭足,每天早上到公司早,先拿出本子畫幾筆。中午午休也不休了,拿出本子練字。連春節拖家帶口的回家都帶著筆和本子。二月份的副課《30天學繪畫》結束后,還自豪滿滿地po了一篇文。
不過現在再翻出來看,還是要自我陶醉一把。雖然信筆涂鴉水平也還那么low o(︶︿︶)o
一直遺憾奔著,我是奔著視覺記錄去的,阿翔老師也端上了一桌豐盛的大餐,怎么自己就是愣吃了個開胃菜就跑了呢?
最近又有了時間,總想重新撿起來,于是拋開未完成的POP插畫系列(反正已經是依葫蘆畫瓢大致能畫出來、自己提筆還是鬼畫符、的水平),直接殺入視覺系列。
不客氣的說,俺的學習習慣還是很不錯的,不管聽什么課,都喜歡寫寫畫畫的,然后用一頁A4囊括重點。視覺記錄的課也是每課一頁。
然后聽張德芬心靈成長網課的時候,也是一頁紙筆記。但是早期的時候,筆記是這樣的~~雖則梳理邏輯結構,精簡記錄詞匯,但是通篇文字為主。
為那些跟著阿翔老師學過的藝術字體,畫過的插畫默哀三分鐘 ?_?
有一天我說不行啊,不把視覺課上學到的應用到筆記中去的話豈不是白學了。同時為了在朋友圈分(xuan)享(yao)張德芬修心課上學得的內容,特意的挑出這篇純文字的筆記,重新單單的做了一個視覺筆記。
好家伙,《視覺筆記》的筆記一溜兒攤開(每課一頁),寫到標題就去看標題課筆記頁找靈感,畫到插畫就去度娘問(例如,憤怒,簡筆畫),上色的時候翻閱上色部分筆記,還先鉛筆打稿,再下筆做實。
媽呀,內容都事先提練好了,光畫這個,差不多仨小時!OMG ! ?ε=(′o`)
但不可否認的是,脫離跟著老師的依葫蘆畫瓢,自己創作并畫出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后來就不特意去畫,而是在聽課做筆記的時候更加注意視覺效果?,F在的水平是這樣的,
我的視覺之旅還在漫漫打怪進階中。視覺記錄課還沒上完,還有手帳課,還有各個副課。哎,時間真真的太不夠用了。
不過,我又朝著喜歡的方向進步了一點。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