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書一世界,一語便是整個人生。靈動的文字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午后的悠然,更能帶我們感悟詩一樣的人生和畫一樣的世界。
? ? ? ? ?初讀《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心境就像陰霾籠罩下的城池,米蘭昆德拉就像巴金、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筆鋒直指人類最原始的欲望,直接又不乏犀利。我認為米蘭所有表達的是一種存在之輕,人作為一種個體存在于無限的洪荒之中,如果只是簡單的存在,那靈魂孑然就是一個空殼,人不能只是簡單的個體存在,而應該在存在的同時,剽悍的生活。親情、愛情,友情都與個體有著千絲萬縷揮之不去的關系,不能避免,無可消除。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特雷莎的媽媽曾經溫婉大方,風姿約綽,她有九個追求者。第一個最英俊,第二個最機智,第三個最富有,第四個最健康,第五個最高貴,第六個最會背詩,第七個曾周游世界,第八個會拉小提琴,第九個最有男子氣概。特雷莎的媽媽最終嫁給了第九個,不是因為她愛他,而是因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愛特雷莎,她一直在想另外八個都比第九個好。她在想她還沒有追求過別人,于是,她離開了最有男子氣概的男人,追求一個沒有男子氣概,犯過幾次罪,甚至離過兩次婚的男人。但她卻嫁給了他,從此,她開始淪落,漸漸失去美貌,變成潑婦。
特蕾莎的媽媽誰都想要,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她沒有目的的存在,空殼一樣的生存,她的貪婪,無知與空乏,讓她最終融合到一個更為無知,空乏的人的身邊。因此,她開始失去,失去漂亮的臉蛋,失去生活的追求,失去自己的靈魂。當特雷莎把門鎖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權利的時候,作為媽媽的她卻顯示了她最無德的一面,也因此她最終意識到一切早已離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親的身份,幾乎是要挾她女兒留下。可都是徒勞的,因為她從沒有擔當過過生命中的責任和義務,無論是對社會、對家庭、還是對親人,她只是不斷地推脫,而不是承擔。最后她死掉也只是輕輕地一閉眼,不會有任何價值,因為她失掉了存在的靈魂。
? ? ? ? 人并不能只是簡單的存在,更應是一種責任,一種感恩,一種愛。
? ? ? ?書籍讓我們有了對世界的感知,有了對人生的感悟。書籍讓我們知道,肉體之外還存在著五行之外的靈魂。
? ? ? ? 午后,沏一杯茶,端起自己喜歡的書,細細的品味書中的人物,書中的故事,尋覓真實的自己。
? ? ? ? 一書一世界。輕叩一扇天堂的門扉,探尋世界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