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老媽耳朵不適,略有疼痛。我最初的反應是會不會上火呢?過節瓜子花生吃的多,加上大魚大肉,難免會積食或者上火。
快天亮聽到老媽哼哼,發現事情比想象的要嚴重。她捂著半個耳朵癱在沙發上,只說疼。我用手在耳朵周圍摸了摸,打著手電在耳朵里照了照,沒發現什么異樣。
天亮后和老媽去醫院看了看,掛號之前犯了難,該看什么科呢?首先想到了耳鼻喉科,畢竟疼的是耳朵。醫生檢查完,沒看出什么毛病,開了些止痛的藥,說先吃著,還難受的話再來看。
拿著藥和老媽回了家,耳朵依舊疼,我心里總是不踏實。年紀大身體不適,卻查不出原因,總感覺有些問題。想起現在需要人攙扶才能走幾步,只能用左手吃飯的姥爺。幾年前姥爺只是覺得右胳膊難受,抬不起來。家里人帶著看了骨科,醫生說沒事。姨姨們不放心帶姥爺扎針,沒效果。最后才知道這是腦梗的前兆。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呢?會不會是神經上有毛病?我跟老媽瞎說了一句。
第二天老媽在神經科掛了號,醫生查完說是面癱和中風的前兆。我先是嚇了一跳,接著松了口氣,總算查出了原因,及時輸液總不會錯。
之前看耳朵的那個醫生為什么不能建議去其他科查查呢?畢竟是醫生,懂得比普通人多一點。患者發現查不出癥狀,心里總是著急,想方設法找解決辦法。
醫生查不出癥狀,只丟上一句,回家吃藥還疼再來看。感覺他更像一個機械化客服,而不是找出解決辦法的醫生。
難道是因為最近醫患關系緊張,所以醫生不敢給出其他建議么?想不通。
居然讓我一個對醫學一竅不通的人說中了要看的科室,想想也是搞笑。
完成今天作業的前兩個小時,老媽的疼痛點轉移到腦袋上,疼哭了。連夜去醫院辦了住院,明早抽血檢查。
家里上了年紀的親人有任何不適,一定及時去醫院檢查,特別注意神經或者血管堵塞的問題。醫生不能幫忙,只能我們自己多了解,多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