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干什么呢?”
“我在給螢火蟲造墓呀?!惫澴拥痛怪^,又說道:“媽媽也在墳墓里邊吧?”
清太 不知該如何作答,她接著說下去:“我聽阿姨說的,媽媽已經死了,埋在墳墓里邊。”
清太 這才第一次淚水盈眶……
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本書《螢火蟲之墓》
? ? ? ? 當時是因為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買的書,這本書收錄了幾個短篇小說《育死嬰》、《美國羊棲菜》、《探戈舞曲》等,都是野坂昭如的經典之作??蓯鄣男∨⒑鸵粋€男孩在林間撲捉螢火蟲唯美的畫面,算是電影和小說中最最溫馨的場景了,這本書“天真無邪”的封面上還特意有注明“注意非兒童讀物”。
? ? ? ? 建議看過電影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先了解野坂昭如的生活經歷,然后再細細品味一下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小說《螢火蟲之墓》是野坂昭如根據自己親生經歷而作的短篇小說,這篇小說充滿了對和平的美好向往,同時也真實的體現了二戰時期,絕大部分真實日本民眾的感受。
? ? ? 二戰結束前后清太和節子因為戰爭成為孤兒,并在艱難的環境下求生。
? ? ? 故事溫馨的畫面和凄涼的場景互相穿插。時而卻讓你感到悲愴至極,忍不住滿臉淚水;時而讓你感覺溫馨美好,心里暖暖的。撐著一把破傘背著妹妹節子在雨中歌唱,節子天真無邪的笑語,兄妹兩互相嬉鬧撲捉螢火蟲,簡陋漆黑的坑道卻能住的宛若天堂……節子那一顆童心是如何理解并接受現實的?四歲的她不哭不鬧,只是緊緊的跟在哥哥的身后寸步不離,懂事得讓人心疼;白天里不哭不鬧的節子晚上卻總是被噩夢驚醒,叫著“我要媽媽”;收留他們的阿姨總是會對他們冷嘲熱諷,將他們身上可以剝削的財務剝削后,毫不留情的逼迫他們離開…….
? ? ? ? 當戰爭的炮火落在人們生存的這片土地上,生命顯得格外渺小脆弱,人們恐懼害怕的閉著眼睛緊緊的蜷縮著抱在一起祈禱著上帝的眷顧。在那個戰亂的年代,生命就像螢火蟲一般脆弱,發著微弱的光亮,人們在生與死的邊緣掙扎求生,看慣了死亡的人們沒有向他們伸出援手,沒有地方居住也領不到政府的救濟糧??找u來臨,成了清太每天最期盼的事,因為只有在混亂中,他才能在每家每戶中穿行偷著逃亡的人們無暇顧及的食物。偷盜被抓,節子類似媽媽的語氣,清太哭個不休。
八月二十二日中午,清太 在貯水池游玩了泳,回到坑道里,一看,節子死了。
九月二十二日下午,清太 橫死在三宮車站內。
? ? ? ? 電影和文章劇情上沒有多大的出入,兩者都是悲中有歡,但不同的是,文章更側重對殘酷凄涼的表達,讀完之后,凄慘蓋過了其中淡淡的溫馨,狠狠的鞭打在世人的臉上,正如直木獎獲獎評語:
“作品深深切入赤裸裸的現實,直面如此殘酷凄涼。字里行間始終充溢著一股樸素堅韌的力量,給人強烈的震撼。”
而電影卻讓悲與歡完美的結合,不得不說節子的配音是本片的一大亮點,這是一種能夠直達人心門的聲音,稚嫩而又天真的歡聲笑語與戰爭的炮火聲,哭喊聲,那無情的責罵聲和阿姨諷刺的聲音形成鮮明的對比。使純者越純,濁者甚濁。
電影導演高畑勛:“能夠吃飽飯,就是人最真和最大的幸福。”人為財亡,鳥為食亡,人類有時候會忘記,人縱使是高等動物,在饑餓面前,卻也有過人為食亡的時代。人為財亡只是因為,有財便就能買到食物。
? ? ? ? 我想我們這一代,很少有人和饑餓有著這么深切的體驗,以至于我們傲嬌的將不合胃口的食物扔掉,卻從來不會想到,對于有些人來說空空的糖果盒灌上自來水搖一搖的甜味卻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
? ? ? ? 影片的最后節子和清太化作魂魄,在漫山的螢火蟲中眺望萬家燈火,天堂沒有饑餓,也沒有病痛,只是人間少了你的笑顏。
? ? ? ? 值得一說的是,這本野坂昭如短篇集中還收錄了《育死嬰》,我認為,《螢火蟲之墓》和《育死嬰》是作者野坂昭如通過小說最想要達到的是內心的救贖?!段灮鹣x之墓》是在懊悔中救贖心靈,有的是硝煙氣。而《育死嬰》則是一場黑暗漸漸吞噬心的恐懼,有的是腐肉氣。
我非得變成老鼠不可,非得變成老鼠挨火攻水淹,被折磨至死不可。
——《育死嬰》
《育死嬰》的大概故事情節是這樣的,女主角在戰爭年代,搶奪了年幼妹妹的食物,無視妹妹遍體膿瘡的狀況,想要因饑餓啼哭的妹妹安靜,用手擊打她的頭部(打暈了),就不哭了。她的這些行為最終導致妹妹了被老鼠咬死。然而背負巨大罪惡感的女主角(這不就像野坂昭如或者清太的成人版)成年后,面對與妹妹年齡相仿的親生女兒,無法擺脫負罪感的陰影,為了“防止老鼠咬死女兒”,致使女兒被悶死在枕頭之下。
? ? ? 不管是《螢火蟲之墓》還是《育死嬰》,都是值得一看的,戰爭殘酷而沒有邏輯,戰爭使人性漸漸泯滅,文明被淹沒,隨之而來的是暴戾的殺戮,是鮮血流淌……而戰爭后的人們,留下的恐懼和不安,永遠都是遮蔽心靈的一片陰影,吹不散,有的甚至淪為一個黑洞,漸漸吞噬人,《育死嬰》便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真的只像薛之謙的愿望: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現世安而穩,無災無難,戰爭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