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演講家在做一場演講,方式和影響都特別到位,但是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即使再能體現絕無僅有的效果,那么聽眾聽不進去也都是白搭。
記得康威爾博士說過:成功的溝通,需要聽眾的贊同并吸引聽眾的思想,使聽眾和演講者真正地融為一體。
所以說演講者在演講時一定不能忽視TA的聽眾,他們的反應以及聽進去與否都將決定這場演講的效果與成敗。吸引聽眾注意力讓聽眾產生興趣達到應有的效果則顯得尤為重要。
這里有五點簡單卻有助于你與聽眾建立和諧與共鳴的小訣竅:
1.考慮到聽眾的喜好
一些演講者演講失敗的原因,一大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們只顧談一些自己感到有趣但是聽眾卻完全不感冒的話題,甚至只是演講者認為聽眾會對這個話題也產生興趣。很明顯,結果和效果并不是能像認為的那樣。
這時候,演講者就要轉換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著重引導聽眾思考自己的興趣、事業以及所取得的成就,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讓自己的演講每進行一步他們就會跟隨你的腳步,注意力不跑偏。
2.給聽眾真誠的贊賞
聽眾肯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因此,他們的心理反應符合人性的內外規律。公然批評聽眾必然導致他們的憤懣。相反的,如果對他們做過的值得稱贊的事表示贊美之意,你就會獲得他們的信任與認同。
你需要對此進行認真的研究與考慮,諸如:各位是我曾面對的最聰明的聽眾、能夠站在這里我很榮幸等等之類的話,大多數的聽眾會認為這是諂媚的伎倆、完全是套話,從而心生反感。沒有誠意的話語,即使偶爾騙過某個人,卻也無法贏得聽眾的支持。此時一定要表現出內心的真誠,當然這也沒有固定的話語,有的話也會變成上面說的那樣成為套路、讓別人厭煩的話。演講者可以根據環境和演講主題來表達對聽眾的贊賞,切實有效。
3.與聽眾融為一體
當你走上演講臺,剛剛接觸聽眾時,必須盡快與聽眾建立親切的關系。
及時無誤地記住聽眾的名字,也是一種與聽眾溝通的方法。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在演講詞里用上一些大家陌生的名字,你就必須先確定它們準確無誤,而且要有充分的理由使用它們。在使用時,只能以一種友好的方式提到,并且使用應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不能泛濫使用。
在演講過程中,應該使用人稱代詞“你”或者“您”,千萬不要使用“他們”,這種方式有利于使聽眾進入一種自我感知的狀態,從而使聽眾注意力一直聚集在演講的內容上。
4.允許聽眾的參與
演講者要適當并且靈活地引入一些肢體語言來烘托演講,也能使聽眾注意聽你的每個詞語、觀察到你的每個動作所傳遞的信息。
如果能讓聽眾幫助你展示你的論點,或將某個意念戲劇化地表現出來,你所表達的內容對他們的影響力就會急劇上升。當聽眾中有人參與到演講中時,聽眾便會敏銳地感知身邊所發生的事。有很多演講的人抱怨:在演講者和聽眾之間似乎有一道墻很難逾越。如果能有效的利用聽眾的參與,就可以很容易推到這堵墻。
5.保持謙虛
當你演講時,你的個性可能會被完全展現出來。每一個傲慢的表現都有可能讓你功敗垂成,而謙虛則是你表現出自信和友善的途徑。
你可以謙虛,卻不必顯出患得患失、低人一等的模樣。只要能表現出自己對演講充滿信心,不妨自嘲一番,聽眾一樣會尊重你。當然,并不是很建議你故意惹火他們、奚落他們,再向他們他們宣告你的無窮智慧,這樣不是很妙。
如果你想走近聽眾,與聽眾融為一體,一定要修煉這種謙虛的品性。
演講只有吸引聽眾,讓聽眾完完全全明白你在講什么、他們從你的演講中能收獲到什么,這樣的演講才算取得成功。懂得謙遜能掌握打開聽眾心扉的鑰匙、允許聽眾參與能掌握演講的進程、與聽眾融為一體能掌握演講的方式、給聽眾贊賞能掌握演講的氛圍、考慮聽眾的喜好能掌握演講的開場。
你配得上擁有好的口才!The best or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