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與畫家

這本所謂“硅谷創業之父”Paul Graham的文集在豆瓣上評分達到8.7分,被很多人所推薦的書,對于我所理解不了的有挺多,對于絲毫不了解的Lisp只是感覺很牛逼的樣子,整理下和小伙伴的討論以及自己的一些文字。

《看見》里有句話,陳虻說給柴靜的:“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說,“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看書也一樣,看書是扯淡,對它的思考才是財富。恩,你沒看錯,這段文字其實就是為了裝。

關于隨大流:

你是一個隨大流的人嗎?

黑馬給我最大的收獲之一就是老馬那句“獨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此后常常這樣提醒自己,活出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哲學,不追求做一個特立獨行的豬,但也不愿隨波逐流,等到若干年后,忽然發現自己變成了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眾口鑠金,有時候當堅持自己的選擇時候,會被人看成裝逼或者異類,“呵呵”是個強有力的答案。雖說還遠沒有達到獨立思想,自由人格的高度,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最終的意義,但就像做選擇題,至少知道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時候,還是有點暗自慶幸的。

書中有句話:“如果別人告訴你應該相信什么,你就真的信了,那么你就會和別人犯下一樣的錯誤。”使我想起來最近的一件小事:古典的新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最近挺火,有讀者給古典留言說自己讀后的感受,古典回了一句話說:“別信一本書”,當時看到后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好像有點小感動吧,還不錯。

關于全身心投入:

小伙伴說全身心投入的時候不會感覺到累,可以很拼很拼。 黑馬的學習算一個,為了一個必須達到的目標的時候,會迸發出足夠大的力量。

佛教里有種說法叫做:功不唐捐。當你全力以赴的過程中,不過結果如何都已經值回票價了。人在做,天在看。用心不用心,老天都會看得見,自己創造了現在的自己。

伙伴說在一家大公司,也許你的實力并不強,或者你的技術實力很強,因為你不是在重點的或者說是核心的部門,你做出來的成就和其他人是分不開的,努力或者不努力可能是一樣的,所以就會失去了激勵。書中有段文字:“你想更努力的工作,但是你的工作與其他人的工作混雜在一起,這樣就產生了問題。在大公司中,個人的表現無法單獨測量,公司里其他人也會拖累你。”大公司也有他的憂傷,各有利弊,凡事都有正反兩面,選擇適合自己的挺重要。

關于數據:

“你的電腦這個概念正慢慢成為過去時,取而代之的是你的數據。你應該可以從任何電腦上獲取你的數據。或者更準確地說,在任何撞斷設備上獲取你的數據,終端設備不一定是電腦。”

這是一個大數據橫行的時代,?Amazon根據你的購物歷史以及你的搜索痕跡肆意的挖掘著你的偏好,據此發來針對性的推薦廣告,總會發現有些真的是自己喜歡的,這很方便,不過有時候感覺被消費了,不知不覺被自己的行為所出賣了。人在做,大數據在看了。

伙伴分享的那個信息:“那個ipone的App,給你發條信息,然后3秒鐘內可以隨意控制你的信息,不需要你回復。”關于隱私和安全,移動互聯時代還是要成為一個關注點,誰會是下一只站在風口的豬呢?

關于創業:

“創業是有一些潛規則的,其中一條就是很多事情由不得你。比如,你無法決定到底付出多少。你只想更勤奮工作2到3倍,從而得到相應的回報。但是,真正創業以后,你的競爭對手決定了你到底要多辛苦,而他們做出的決定都是一樣的:你能吃多少苦,我們就能吃多少苦。”

"從經濟學的角度講,你可以把創業想象成一個壓縮過程,你的所有工作年份都被壓縮成了短短幾年,你不再是低強度的工作四十年,而是以極限強度工作四年,在高技術領域,這種壓縮的回報尤其豐厚,工作效率越高,額外報酬就越高。"

有種找個創業公司去試試的沖動了。“進入壁壘(barriers to enry)是創業公司的本質。如果你有一個新點子去找VC,問他是否投資,他首先就會問你幾個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其他人復制你的模式是否很困難。也就是說,你為競爭對手設置的壁壘有多高。你最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闡明你的技術難以復制的原因。否則一旦大公司看到了,它們就會做出自己的版本,再加上它們的品牌、資本、經銷能力、一夜之間就把你的市場全部搶走。那時你就像來到開闊地帶的游擊隊,會被正規軍一舉殲滅"。不可復制性,打造強悍的競爭力。

創業公司如同蚊子,往往只有兩種結局,要么贏得一切,要么徹底消失。你通常不知道自己會是哪一個結局,只有等到最后一刻才會明了。

人生應該不斷的去嘗試。發現未知的自己,嘗試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敗的;成功的嘗試能收到成果,失敗的嘗試能收獲到智慧。

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高科技=可放大性。 ? 這是兩個不錯的點。?可測量遇見可放大的時候會釋放出更多的能量。快速的開發,快速上下,快速發布,快速試錯,所謂的敏捷...,有一點問題是用戶的反應會是什么?

這里有一個守恒定律,如果你想賺100萬美元,就不得不忍受相當于100萬美元的痛苦。這個定律不是百分百成立,但是還是對的。關于財富:

"金錢不等于財富。財富才是你的目標,金錢不是。但是如果財富真的這么重要,為什么大家都把掙錢掛在嘴邊呢?部分原因是,金錢是財富的一種簡便的表達方式;金錢有點像流動的財富,兩者往往可以互相轉化。" 在我的定義里,很多時候金錢還是等于財富,因為太容易忽略了那些美好的已經擁有的事物了,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other side.

現實是你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越多,就越能產生規模效應。在某些行業里,真正拼命工作的員工能夠創造出比普通員工多十倍甚至百倍的財富。

關于設計:

好設計是簡單的設計,解決主要問題的設計,有點趣味性的設計,對稱的設計,模仿大自然的設計,大膽的設計。這幾點是印象最深的幾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