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一的時候,就有老師推薦讀這本書。大二才有空讀這本是,實在時慚愧,在短短兩周的時間里面,淺讀了這本書,感受到這魅力,這本書寫得真的非常好,把群體的特性寫得十分清楚了當。非常佩服作者的深入研究,有很多觀點都讓人看上去不由得贊成。
在看完這本書之后的第一個感受:群體是個可怕的存在,由于它自身的特點,使得它常常會非常危險。群體中的人們由于身處其中,自身的判斷力和智慧不再有用武之地,因而時常會做出一些從理性的眼光看來十分不可理喻的事。如果我們能了解它本身存在的弱點和特性,并加以利用,不難去實現(xiàn)領(lǐng)導的功能。然而也僅止于此,不可能由于個人的能力對它做出太大改變。
此書前半段比較枯燥,大多在介紹群體及其相關(guān)概念,后面部分就變得生動起來,通過對犯罪群體、陪審團、議員、選舉人群等不同群體的詳細分析,再加之生動的案例,變得非常耐讀好看。
除此之外,此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經(jīng)常引用法國大革命為例,大概是因為作者本身是個法國人,對這段歷史也是印象深刻。還有一點使我震驚不已,作者在反思群體缺點時,常常會代入法國,對此表示憂心,可謂自省其國,反觀本國,除了給別人作為反面例子外,什么時候我們才會學著去反思自己的不足呢。
在寫教育的那部分里,討論到當前填鴨式教育的不足,和我國的國情基本符合。小時候就在想,為什么大家不能一開始就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呢。有好多東西,從小就學起,反反復復,但是到最后除了應付考試并沒起到其他作用,既不能幫助生活也不能幫助工作。實在想不通這種教育有什么好處。結(jié)果導致,專業(yè)領(lǐng)域人才極度匱乏,大家從小就是白受了十幾年的教育,我很贊同那句話“真正的能力在于判斷力和經(jīng)驗,在于創(chuàng)新”,而這些都是從應試教育里學不到的東西。
我想大部分的中國大學生們,其實都是十分迷茫的,因為他們(包括我)從小被灌輸?shù)乃枷肜锞褪呛煤脤W習、好好考試、找個安穩(wěn)的工作過一輩子,并沒有關(guān)于人生意義的指導,導致的結(jié)果是大多數(shù)人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糊涂的一輩子。人的思想想要超出社會教給你實在是太難太難,無法超前,就好像眼前永遠蒙著一塊布,怎么可能由此摸索著找到光明呢?一想到自己也處在這樣的桎梏中,甚至掙扎無力就有深深的挫敗感,也許我無力改變什么,我能做到,也只是努力的睜亮自己的眼睛,努力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