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完《大學如何獲得高GPA(上篇)》之后,有一些同學私戳問我,考試周直接開啟的deadline模式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要平時費勁地提前預習、每節課都上、及時復習呢?
盡管極其少數的特別水的課程期末看看就可以取得較高分數,但是絕大多數課要高績點沒那么容易。績點排名看的是全部課程的總分數,績點高意味著大部分課程要都要取得中上成績,所以平時要合理安排、夯實基礎。還沒看過上篇的同學,翻看一下歷史消息吧~
還有些同學跟我說,有些課的老師實在是不負責任,照著幾年沒變的PPT念,不如不上,翹課了還可以干別的事情呢。
我也碰到有少數幾門課的老師,可能忙于別的事情,上課太敷衍,我這個時候都會去上課,但是上課的時候干自己的事情。
進入我們的正題吧,期末考試如何復習才能取得高績點。
First:明確考試范圍
大類課的考試范圍一般都是整本書或者書上的若干章節,這個老師在考試前或者平時會說,如果沒聽到,也可以問一下同學,尤其是學霸們,他們知道考試的范圍。
比較坑的是,我上過幾門專業課,沒有課本,老師也沒有說過考試范圍,在這種情況下,PPT就很重要了,先想辦法收集到老師講過的所有的PPT,這就是考試范圍。知道了考試范圍,就知道該復習什么內容。
?
Second:例題和習題很重要
在剛才我們確定的考試范圍的書和PPT中,有例題、提問、習題,這些題再怎么重要都不為過,考試一般是這些題目的復現或者延伸演變,這些題目一定要提前自己做好,動手寫下答案。
Third:平時作業、測試的錯題
像數學物理課程,平時每次課都會有作業,那些作業中反映出來的錯誤,我們可能當時弄明白了。但是思維有慣性,期末考前不看看錯題,很可能又會陷入那種錯誤的思維。
這點只是方法論,具體的實踐才是最重要的,考試周是周,但是復習是月,一定要提早準備,留足時間期末復習。
我在大二的時候轉了專業,導致要補修轉入專業的課程,曾經我有有個考試周,有12門考試,我提前了一個月復習,到后面還是時間還是不夠的呢。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這里啦,大家擼起袖子來干吧!
門門滿績,年年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