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的思考,重復多遍,也不可能有任何進益,同一個層次的東西,練習得再多,輸出的始終只能是同樣的結果,無變化、無修正。
而且,在同一個面上,聚集同類的、相似度很高的知識、練習等,不會產生更多的積極反應,同類的東西,互相復制,無法參考和比較,不能生發意外或者隨機,鋪的面再廣,也只能算單調的重復,看似也是堅持了很久,努力了很多,若不深思,幾乎不可能發現已經陷入“永恒的循環”,兩個間隔了很長時間的時間點,出現的事情、得到的結果、個人的變化,一模一樣。
所以,但凡碰到了某個讓人費心思的知識,不如之前接觸到的順手,或者正在處理一件非常陌生的事情,心里很沒底,我們會心慌,而認知能力精深的人呢,他們是心跳,因為這明擺著是在昭示:進入了一個陌生的新領域,踏上了一個新階段。
對那些不安于千篇一律的人來說,這是挑戰,是包含無限可能的機會,絞盡腦汁想找都未必找得到的,不期而遇碰到這樣的機會,怎么可能放過,肯定是抓住不撒手,渾身振奮地投入其中。
在熟悉的環境和狀態中,我們感到很安心、舒適、寧靜,這種難得的精神處境有什么不好么?看情況。
假如是欣賞藝術作品,比如參加畫展欣賞繪畫,聆聽旋律優美的曲子,得此舒適悠然的心境,自當珍惜,享受當下,“瞬間即永恒”,這是藝術鑒賞的規律,沒得錯,挺好的。
而如果是事關自身職業技能的訓練、個人專業素質的修為,或者再具體一些,把一件事情完成的精彩程度,還是處在這種非常舒適的環境里,可就不是好事了。
因為人會過度放松,不夠專注,思考和行事動作都帶上之前的舊習和慣性,所思所行,再無細致的反省,更不會注意到某些地方可能極有問題。而具備了強力的元認知能力的人,在“比較麻煩”“不舒服”的狀態中,能迅即發現這個地方不對,那個細節有偏差,在太過熟悉舒適的環境里,根本發現不了,我們已經“熟視無睹”,此時,大腦也在制造“幻覺,欺騙理智,而這又能歸咎于誰呢?怪只怪我們的元認知能力還根本沒有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