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愛情容易讓人失去自我,作為四年異地戀的過來人想說,這是真的,但是不全面。
愛情中,我自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喜歡他喜歡到以他為中心,也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失去了自我;第二個階段,覺得很多事情不值得,開始以自我為中心,不在那么去考慮他的感受;第三個階段,也就是現(xiàn)在,我喜歡你,我也喜歡我自己,我會理智的選擇是否要跟隨你的腳步。
第一個階段的自己,很圣母。一邊想著我要為他做什么改變,我要為他付出多少;但是一邊又心理不平衡,為什么我為你做了這么多,你卻不給我同等的回報。作的一手好死,還好男朋友心理承受能力夠好,居然沒有死。
經歷了第一階段到達第二階段的自己,很自私。不想要付出,覺得沒必要,因為覺得第一階段的自己太累了,想要放空自己。也不會去在乎會不會因此分開,偶爾也會覺得分開也無所謂,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然后開始懷疑在一起的意義,也許只是愛情由濃烈轉為平淡的常態(tài)。也或許是誰也沒有想過會失去,所以誰也沒有很珍惜。
怎么從第二階段過度到第三階段的我自己也不記得了,反正更喜歡第三階段的相處方式。你可以打游戲,不必陪我;我可以看電影,不必理你;互相開著語音或者視頻,就算是各干各的事兒,也覺得很舒服。也開始相信:不要著急,也不要心酸,我們總會有時間看同一部電影,品味同一本書,手牽手去同一個地方,窩一個被窩.......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彼此不在的時候好好生活。
愛情中的相處方式千千萬萬,我們不算特別,雖然平凡,卻又有自己的小確幸。愛情里面也沒有絕對的自我和他人,因為時間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你們有時候會變得像一個人,彼此相依。